奥莉薇娅听得很认真,像是努力在汲取知识的海绵一般。
看它听得这么认真,孔碧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告诉它这些话对它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等众人发言结束之后,摄像头又移向了孔碧。
孔碧顿时精神一振,一脸严肃。
“请问孔园长,新西兰将鸮鹦鹉托付给你,会不会很有压力。”
“压力肯定会有……”孔碧声情并茂地念着稿子,一瞬间甚至觉得自己去混娱乐圈都没有问题了。
等重要的讲话都结束之后,记者才开始问一些网友比较关心的问题。
比如,鸮鹦鹉是不是真的很蠢?
孔碧:“在这里我要纠正一下,鸮鹦鹉并不蠢,只是相比于其它鹦鹉来说,它们可能显得比较呆而已,但它们真的不是因为自己太蠢而濒危的,而是物种入侵、繁-殖困难等多方面造成的。”
记者好奇:“那它们因为爬树上去之后经常忘记自己不会飞这件事导致自己摔死也是假的吗?”
“当然是假的,”孔碧无奈地笑了笑,辟谣道,“它们的翅膀本来就已经退化到不能飞的程度了,作为一种攀禽,爬树是它们的本能,之所以会从树上掉下来通常都是因为它们太重了,树枝无法承受它们的重量。”
作为一种鸟,鸮鹦鹉确实长得比较敦实,这就导致了很多树枝都并不能承受它们的重量,然而对动物来说,它们是很难判断出一根树枝的承载力如何的。
真要把这当成蠢的话,那猫、大熊猫等各种动物基本都有发生过这样的糗事。
孔碧努力给鸮鹦鹉辟谣。
其实鸮鹦鹉身上的谣言倒不是很离谱,跟扬子鳄一样,都是从片面的视频中看到的行为而产生的误解,还有营销号的洗-脑式视频所产生的认知。
就拿濒危来说,鸮鹦鹉的濒危最大的凶手并不是它们自己笨,而是因为人。
鸮鹦鹉生活在物资丰富、没有天敌、相对与世隔绝的岛上,因为没有天敌,所以它们并不谨慎、好奇心比较旺盛,通常看到人第一反应也不是害怕,反而会主动凑近。
动物的机警往往都跟环境脱不了关系,这就让鸮鹦鹉面对危机时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它们受到威胁时通常都会一动不动,跟猫头鹰假装自己是个树桩一样,它们身上的保护色能让它们在草地上看着就像是个灌木之类的东西。
而物资丰富,不需要飞太远就能找到吃的则导致了它们翅膀的退化,逐渐演变成了只会在地上觅食。
这让它们的领地中出现人类时逃跑的能力远弱于其它飞禽。
毛利人将它们的羽毛视为极为珍贵的奢侈品,一件由鸮鹦鹉的羽毛制成的披风需要一千多根羽毛,而因为它们的肉也很好吃,自然也就免不了被捕杀的厄运。
除此之外,人类的到来也带来了各种入侵物种,因为没有天敌的安逸生活导致翅膀退化的鸮鹦鹉对此毫无反手之力。
为了干掉岛上泛滥的野兔,人们带来了狗、鼬、貂等动物,结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能飞的鸮鹦鹉也被它们视为了食物,然而当时并没有多少人重视这一点,后来为了解决他们自己带来的鼬和貂又引来了猫……
猫这种生物对鸟类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会飞的还好,猫好歹还有失手的时候,而鸮鹦鹉这种受到惊吓就一动不动的又怎么可能逃得过这些‘恶魔’的毒手?
于是在种种打击之下,鸮鹦鹉理所当然的走入了濒危,一度被逼到只剩下一百多只的窘境。
“至于它们挑食,只吃一种树的果实这种说法就更没有道理了,没有哪种动物食谱会单一到只有一种食物,蜜蜂采蜜还会采不同的花呢,鹦鹉难道就不讲究营养均衡了?”
这个反问让在场的人都不由笑了起来,孔碧侃侃而谈:“在84年的一次关于鸮鹦鹉食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认了其中有25种食物,这说明鸮鹦鹉是一种食谱广泛的食草性动物,相比之下,说到食性狭窄,我们动物园中的马来熊才是其中的典型。”
孔碧没有特意说出朝暾的名字,毕竟其它马来熊挑食它可不挑。
众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一一提问让孔碧辟谣。
鸮鹦鹉身上的谣言很多,不过作为一种鹦鹉,它们也确实格外的与众不同。
自然界中,鸟类大多都是一夫一妻制,比如王天霸这种猫头鹰,也有的是多夫多妻制,比如大紫胸鹦鹉,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其实都可以说它们对彼此是有感情的。
而鸮鹦鹉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它们聚在一起仅仅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非为了爱情。
作为一种独居且寿命漫长的鹦鹉,它们享受自己单身的生活,所以雄性鸮鹦鹉在出生长大之后对繁衍并不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