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过后,范德昌操作着鼠标,在电脑里给他们展示了一些刚出土的文物照片……
众人顿时激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林照见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一份论文上,封面的署名栏显眼地写着“苏蕴”。
神色稍凝之后,白净修长的手,终是拿起了那份论文。
一心二用,一边参与讨论,一边快速浏览论文。并且见缝插针地问:“范主任,这是您学生写的?”
“是啊,刚交上来,我也没空看。”
“刚才粗略翻阅了一下,发现个别地方再改改,不失为一篇好论文。”林照见公允地说,“策展课题很新。”
“是吧,”范德昌回道,“这位同学刚从国外做交换生回来,在策展方面有学到一些经验。我也是特地让她写的,可惜实在太忙,都没空看。”
“主任要是不介意,我可以帮忙先初审,做个批注。”
范德昌忙得头晕脑胀,有人来帮忙审论文,当然求之不得,“那太好了,就麻烦你了。”
“主任不用客气,”林照见不着痕迹地浅笑,“主要是我也对ta兴趣浓厚。”
刚才林照见扶的那位老者姓钟,钟老教授说:“照见虽然年轻,但学术方面,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要佩服。”
范德昌:“我听说林老师现在是副职了对吗?”
“刚通过学校的副职评审。”林照见盯着封面的名字,语气略显慵懒,“蒙学校和师长抬爱,恰好有空缺。”
范德昌表示十分理解地点头。
这种顶级的学府,评上副教授都是极困难的,不光要看学术能力,考察各种指标,还要看学校有没有名额空缺……因此副教授的含金量,往往比一般大学的教授还要高。
于是他由衷称赞:“真了不得啊,长江后浪推前浪。”
面前的年轻人长相俊逸,气质出尘,学术能力还这样强,他不禁感叹,学院要是有个这样的副教授,那些女同学也不用天天盯着他的头顶出神了。
……
第二章 难追
一路瞎逛。
黄熙说:“我想买件外套,最好上身效果跟你这件一样。”
苏蕴穿的是一件很修身的米白色中款毛呢外套,搭配很常见的黑色窄脚裤和半高小皮鞋,衬得腿型细长笔直。
找类似的外套并不难,但挑来选去,黄熙都不满意,觉得上身效果不好。
最后黄熙没有买成外套,倒是苏蕴给自己买了一顶酒红色的贝雷帽和一条藕色的羊绒围巾。
黄熙看着它们搭在苏蕴身上,怎么看怎么好看,恨恨地道:“说来说去,不是衣服问题,而是身材和脸的问题,我还是多读书吧。”
苏蕴:“……”
直接戴着帽子,围着围巾,从逛街的地方,抵达舍长生日聚会的包间。杨睿鸣的旁边有个空位,舍长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特地让苏蕴坐过去。
无所谓吧……苏蕴坐了下来。
杨睿鸣简单地问了问苏蕴最近在忙什么,苏蕴如实回答:“刚交完一个论文,接下来要忙毕业论文、实习什么的。”
“那确实挺忙的。”
“嗯,大家都差不多吧。”
吃饭的时候,杨睿鸣见她挺喜欢吃酸梅排骨,便夹了一块想送到她碗里。
苏蕴眼明手快,挡住了自己的碗,礼貌微笑拒绝:“自己来就好。”
在场的同学都熟识,全都把目光聚集在他们两人,杨睿鸣被拒后,脸上有一些尴尬。
苏蕴只好淡定地说:“我有点洁癖,不习惯别人夹菜。”
几个男生女生都接受了这个说辞,杨睿鸣有了台阶,大方说道:“行,那这块我自己吃。”
结果有个舍友格外没眼力见,笑着问:“苏蕴,你有洁癖,我怎么不知道?”
苏蕴:“……”
黄熙只用一副你情商能不能高点儿的眼神看过去,那位舍友才反应过来:“也对,我们都没互相夹过菜。”
有男同学打断话,聊起了接下来实习的事。
也有人对苏蕴挺好奇的,趁机问起:“苏蕴,我听人说你有亲戚在北京,之前你也在北京读过书?”
这不是什么秘密,苏蕴如实道:“我外公是北京的,他去世后,他的拜把子兄弟把我接去北京。我在那儿读了半年书,但不习惯,就回了家。”
她顿了顿,平淡地说:“还是小镇做题家更适合我。”
“哈哈哈。”一桌人笑起来,“大家都是做题家……”
有个舍友说:“你们不知道,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她是白富美。”
那会儿,她确实很像有钱人家的千金,打扮、见识都高出大家一截。
结果一问,她说自己生长在小镇,从小父母离异,妈妈去世后,她投靠了再婚的爸爸,是标准的小镇做题家……后来连爸爸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