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周文妈妈听说六院是精神病院,嚎啕大哭以死相逼,不让他回国。
奈何这位好汉不为所动,义正言辞,
“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没有人可以左右我的人生,除了我自己。”
妈的,她妈妈心里暗骂,花老娘的钱,学的什么自由民主歪门邪道,早知道不出国了。
于航挂了电话,看了眼信息。
周文说有点事情耽搁了,让他去六院接一下。于航单手握着方向盘一个急转,往六院驰去。
于航停了车,坐在医院大厅等。
人挺多,来来往往的。但出乎意料的安静,比普通医院的挂号大厅安静很多。
病人或家属模样的人,都神色凝重,不言语;医生护士说话也非常小声,怕吵着谁似的。
也没有电视剧中的歇斯底里嘛。
于航在无聊中环视一周,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束君屹。
--------------------
第7章
于航站起来,循着转瞬即逝的身影追到右手边的长廊。
不见了。
看错了吗?
于航四下张望,白墙白砖,看上去没有尽头。
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周文风风火火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
“我到大厅了,你在哪儿呢?”
“马上到。”
于航不甘心地又看了眼长廊,然后回了大厅。
大概认错了。
那个人体型姿态很像束君屹。但穿着连帽卫衣,休闲短裤,不是他平时的风格。
而且帽子兜着头,于航也没看到长相。
“开这么好的车,”周文感受着RS7的推背,拢起半长的头发扎了个揪,“阿姨不是千叮万嘱让你低调吗?还让我看着你呢。”
“很低调啊,灰色,”于航跟着导航,被下班高峰堵得心烦,“我都没买喜欢的蓝色。”
周文哼笑一声,“你可真行。一般人出过车祸,多少都有点心理阴影,你反倒非跑车不开。现在住哪?”
“公司旁边。”
“买的?你攒那点钱够在公司旁边买房?”
“好歹也工作了三年,攒了十万,”于航相当坦诚,“爸妈给了七百多万。”
……
于航把车停在一家叫“外婆桥”的餐厅门口,钥匙交给泊车小哥。
“怎么找了这么个小馆子?”
餐馆在小巷道里,装修古朴,黛瓦红墙镂空木门,进门还有一小段做旧的木桥,人造的溪水潺潺流过,正应了餐馆的名字。
“这家本帮菜很地道的,”周文穿着软底皮鞋,健步如飞,“饿死了,我先点了啊。”
不得不说周文还是很会挑,这家菜确实不错。老鸭冬瓜汤清爽不腻,又不失鲜美,于航连喝了两碗。
两人聊了聊各自的工作,于航问起周文的导师,也是他曾经的心理医生。
“Dr Mefford挺好,我每周还给他汇报工作和论文进展呢,他还说有机会来中国玩。”周文翻出手机相册,给于航看导师的近照。
很精神的中年人,戴着鸭舌帽,背对着海,怀里抱着一条大鳕鱼,笑得像个大孩子。
“钓鱼狂魔。”于航笑着翻了几张,还给周文。
“说起来,他还问起过你。换了个环境,还做那个梦吗?”
“嗯,”于航夹了块鲫鱼,熟练地挑出鱼刺,“偶尔还是会。”
于航随父母去美国时,刚出过车祸。精神状态不好,总嚷嚷着要回去找东西。镇定剂压住他的躁郁,但治标不治本,亏得Dr Mefford的开导和治疗,逐渐恢复了。
唯一的困扰,是反复做同一个梦。
梦里的少年一次一次地消失,他便一遍一遍地感到惶恐和茫然。
“可能是你记忆中很重要的事件或者人,就像很多人成年以后,还是会反复梦见高考。因为这段记忆太过深刻。”
“也许吧,”于航要了杯冰可乐,气泡带着冰凉的温度入喉,
“可我不认识那个人,如果很重要,我为什么不记得这样一个人。”
周文耸耸肩,
“人的大脑很神秘。”
-------------------------------------
第二天是周五,束君屹没有来上班。据说来了,但被楼管拦住,挡回去了。
“楼管还有这权利?”于航没听明白。
“说来话长,”整层楼洋溢着轻松和懒散,章和翔和齐一明围在于航工位上,你一言我一语给他讲,“咱们的楼管,平常不查刷卡进楼的人,但偶尔,”
章和翔眉飞色舞,“极其偶尔,他们会随机拦个人,查身份,甚至健康状态。”
“哈?”于航更懵了,查什么健康状态?
“嗯,”齐一明疯狂点头,“早上束老大有幸被选中,继而被机敏的楼管小哥发现,他发烧超过了39度。”
“于是,根据公司规定,”章和翔接话,“被勒令回家休病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