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还是赶紧把钱花出去吧,就怕贼惦记着了。
又去找了姜云问关于买房的情况,姜云听了他们的原因,挺惊讶的,没想到二老就挺有远见。
姜云自然说了点自己的意见,先前她也想去卖两套房子的,只是刚好那会事多,只能放下了,这会听了二老提起,她也有了心思。
既然大家都想买,就一块去买呗。
姜云给二老提了建议,比如城西的那家大商城刚建好,听说那边招商,一间铺子的卖价才八百块。
当然那是对外的说法,肯定是为了吸引人去买,就算是这个价格,地段肯定不怎么好,但是这会改革的春风正在吹着,国家的经济正朝着向荣发展,这样的大商城,就算自己不做生意,拿去收租子也是可以的,二老听了觉得有理,买了两间商城铺子,花了两千多,没买地段最好的,因为那些地方早就被人预定好了。
剩下的钱又买了间老楼的房子,在五楼,三房一厅,也是拿来收租的,加上两间铺子收半年差不多也是孩子一学期的学费,应该还有结余。
姜云也跟着去看了,只是买了两家铺子,至于房子,她没看上,她想先托人看看有没有那种地段好的四合院出售,买上两套,两个孩子一人一套,房子她并不打算租出去,首先是收租太麻烦了,而且这种大房子也不好租,其次她也不缺钱。
倒是铺子能年租出去,如果不是知道未来物价房价会飞涨,姜云甚至打算收个十年五年,同时姜云也委婉的提醒了下两位老人,不要贪图眼前的便宜,一下子收几年的房租,毕竟物价房价还在涨着,几年后是什么光景谁又知道呢!
她有两人的工资,还有公婆每个月给孙子孙女的补贴,她父母那边,从和杨厂长闹了一次后,人家也不给她打钱了,姜云还拿了存折想还人家,可人家没收。
只说生了自己,也该把自己养大成才,既然你成才是你小姑抚养成才,那我也得给了物质,无关我们的关系好坏,这是本该尽的责任,至于我与你父亲以后的钱财要是到了遗产那份上了,我也已经和你父亲商量过了,钱财捐给国家,能留念想的留给后代。
姜云难得与母亲面对面坐着相安无事,觉得对方变化还挺大的,不过也不得不说,杨厂长除了在子女上有些拎不清之外,她的人品绝对没什么大问题,绝对是位忠于党忠于国家的老党员了。
钱自然只能自己拿回去了,既然默契的决定翻篇了那就翻篇吧,再戳着不放才是没完没了,好几万呢,实在没必要和钱过不去了不是吗,再说了,就算自己不用,也可以用这钱给他们外孙们拿来买房,以后让大崽他们替自己多亲近他们,孝顺他们。
三人是趁着孩子上学把存折里的钱换成了更可靠的房本,用一天完事,看起来虽说有些不靠谱,但喜提房本还是挺开心的,毕竟国人对土地情结是深厚的,尤其是二老,笑得牙槽都看到底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大修了一遍,修了三四个小时,更新还没更呢,可能会很晚,文里“大教授”只是这个年代对学历高的人的敬称,不上升职位,还有有些大家捉虫的错字实在找不到,我想日六是不是对我来说难度过于高了,修个文都能搞得我身心疲惫,QAQ~
第43章
姜云去了趟小姑家, 徐庆快要办婚礼了,两边家长已经见过面,然后商量着趁着国庆放假把婚礼给办了, 日子订在十月五号。
头一回给小辈操办婚事, 小姑有些忙得焦头烂额。
姜云带着妹妹上门,小姑满脸都写着,“你咋来了?”,看起来不是很欢迎呐!!
啧啧啧!这是有了新媳妇,她这个外嫁的侄女就不值钱了啊!
小姑点了点她的额头,没好气道:“真是冤家, 净说什么鬼话呢,你要是能帮的上忙,那我欢迎你都来不及, 可你除了给我添乱, 能做什么, 我现在就怕赶不过时间来了!”
姜云把闺女扔给了一边坐着的小姑父,拿起桌上的荔枝开始吃, 边吃边说,“有什么好忙的嘛,饭点订咱家,该准备的菜品我哥这个新郎不懂吗, 宴请宾客,男方女方各请各家人过来,至于衣服,要拍婚纱的, 就去影楼拍几张回来, 喜宴还是穿个大红旗袍, 我哥穿个西装,不就行了?”
“说得轻巧,烟酒要买吧,喜糖要买吧,还得再买台电视给他们搬到他们新屋去吧,窗帘得给他们换上新的、大红的,压床娃娃咱家小南可以上,这个不算,还有喜被得做新的吧!”
“那喜被不是人家女方准备的嘛!”
姜云一脸,你可别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