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说菜做的不好吃,就是啥也要主家买,我们农家人要是有这么多钱,还不如干脆去县城的酒店办,交了钱就等着吃席,事后也不用洗碗洗碟费心劳神,你说是不是?
赵小九好一些,可他的厨艺水平是忽上忽下的,十次里总有那么两三次是不太好吃的。芳芳结婚可是一辈子的大事,要是菜做的不好吃,她夫家那边的亲戚说起来,她嫁过去了还有什么面子?”
“我看妹妹你家请的这个师傅手艺是真不错,上桌的每道菜我都尝过,荤肉不腻,素菜也不寡淡。发糕也好吃,软糯香甜。绿豆沙都熬得和我们家里不一样。”
钱大嫂笑:“行,大嫂既然这么说了,我们一起去厨房吧。大师傅就在厨房,我给你介绍,正好也把工钱结了。”
姑嫂二人到厨房时,苗勤之还有来帮忙的邻居婶娘们正准备吃饭。
见桌上只摆了几盘素菜,钱大嫂忙舀了几碗荤菜上桌。鱼、鸡是按照酒席桌数买的,厨房没有多的,但猪蹄、肉丸、牛蛙、黄鳝这些荤菜都有多出好几份。
钱大嫂放下盘子,又拿了几瓶啤酒过来,笑道:“刚才辛苦大家了,我拿了几瓶啤酒过来,都吃好喝好。”
“慧君客气。”其中一位婶娘笑道。
钱大嫂拿了个酒杯,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要给大家敬酒:“我敬大家!”
在座的婶娘都拿着杯子举起手,唯有苗勤之的杯子里装了半杯凉白开,钱大嫂见状,要给苗勤之倒酒,苗勤之忙拒绝:“不了不了,大姐您自个儿喝,不用给我倒酒,我喝凉开水就行。”
一旁的余大嫂接话道:“要的要的,这么热的天喝两口啤酒才爽快骂。慧君快给苗师傅再拿个酒杯。”
“大姐您别客气,真不用给我拿杯子,我不喝酒的。”
“不喝酒怎么行?再说了,哪有男子汉不喝酒的?”
苗勤之摇头:“大姐,您真不用客气。我是真不喝酒,喝酒误事,待会儿回家还有事儿要做呢!”
“真不喝啊?”
“真不喝。”见苗勤之坚持,余大嫂只好作罢。
苗勤之以水,众人以酒干了一杯后,大家开始吃饭,姑嫂两已经吃饱了,但也拿了碗筷坐上桌,陪着苗勤之还有来帮忙的婶娘们一起吃饭。
吃完饭,其他婶娘去堂屋收捡碗筷,余大嫂直接说明来意:“小苗啊,是这样的,我娘家侄女过些天出嫁,我二哥他们也在找大师傅,我看你今天的席面就很不错,钱少实惠,菜做的好吃,菜品还丰盛,就想问下你有没有空,要是有空我回家和我二哥商量下,到时候请你来家里做席。”
苗勤之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刚刚做菜时,就有一个来帮忙的大婶想请他上门给娘家老太爷做寿,没想到还能再接到一个婚宴。
苗勤之问过时间,和前头大婶的寿宴不冲突后马上应了下来:“行,没问题。那天我有空,大姐您先回家和您家二哥商量好,如果定下来,传个消息给我,到时候咱们再商量酒席菜品。”
余大嫂问道:“和今天不一样吗?”
苗勤之摇头:“菜品不固定,可以根据宴席不同来加一些特色菜。今天是升学宴,我做了腊三鲜,里头放了竹笋,寓意一节更比一节高。糖醋鲤鱼则有着鲤鱼跃龙门的好寓意。
再说寿宴,甜品的红糖发糕可以换成寿桃。喜宴的话,则可以加一道莲子百合银耳羹,莲子有怜惜之意,百合象征着百年好合。水晶肉丸,也可以换成欢喜丸子。”
余大嫂一听就喜欢上了,“这好,苗师傅你用心了。”
钱大嫂也很高兴,为着苗勤之说的一节更比一节高以及鲤鱼跃龙门,她给苗勤之的工钱里,除了原本说好的一百元,还多了二十元的红包。
给完工钱,她还特意拿袋子装了一袋发糕,又找了两个粗陶罐子,装了满满一罐干烧猪蹄,一罐焖黄鳝,然后才将人送出门。
“这两道菜家里多的很,你带回去给家里老人孩子尝尝。至于陶罐,过两天不是还要来给苏婶子还有我大嫂娘家定席面吗,到时候你再带回来就是。”
苗勤之本来不肯收的,但一想家中老人孩子,还是接了下来。他拎着两个沉甸甸的陶罐子,放到自行车的车篮里,骑上车回家。
送走苗勤之后,钱大嫂也开始收拾家里的满地狼藉,等到大家把碗筷都洗干净,桌椅板凳也都送还给邻居后,又把厨房剩下的荤菜送给来帮忙的婶娘们,将人都送走后,钱大哥夫妻两才终于松了口气。
累,真是太累了。但和口袋里揣着的钱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
数完礼钱,又扣除掉家里买菜的支出,以及家中本来用的米面蔬菜、柴火油盐,夫妻两最后一合计,这场酒席纯攒八百五十元,他家孩子一半的学费都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