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五发家致富(118)

作者:非鱼2019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个味道真好吃!

见她像个小松鼠一样啃着红薯干,苗勤之也笑:“好吃吧?”

苗大江家种的是新品种,蜜汁更足,味道更甜。而且土质也有很大关系,即便是同一个村子,相邻的两块地里的微量元素也会有所区别。

苗大江家地里出的红薯,纤维更少,红薯肉里没有多余的白经,肉质更加细腻,反正嘴巴叼的人就能感觉到她家地里的红薯就是要好吃一点。

知道苗勤之是先去的大哥和小叔家,村长也很快对苗西表示了欢迎——村长媳妇除了还了一碗腊八粥外,还给苗西抓了一把自家炒的嫩花生。

别看嫩花生长得蔫瘪细小的,炒出来的花生可比成熟的香。当然,也是因为成熟饱满的花生要卖和留种,村里人都舍不得吃。

出了村长家,叔爷和其他邻居更是不会多话了。本来苗勤之做大厨挣钱是很容易招人妒忌的,但因为他已经收养了两个孩子,现在又带了个孩子回家,大伙儿都觉得他傻里傻气。

他们回到家,刚过九点,苗勤之送出去满满几大碗的粥,最后又回来好几碗粥,苗老太将这些粥都倒进锅里,搅一搅,添把火烧开后,一家人才开始吃早饭。

其实最开始的腊八粥便是这么来的。

有人煮大米粥,有人熬玉米碴子粥,有人煮黑豆,有人熬红枣汤,家家互送一碗,融在一起便成了香甜软糯料多味足的八宝粥。

第60章 过小年

苗勤之带着苗西给大家送过腊八粥后,她是苗家三女儿的身份便正式确立下来。至于上户口,大家还没这个意识。

村里大多数人,包括苗勤之,办户口都是因为国家进行人口普查,才会把户口登记上。小一辈的,没到上学,不对,应该说没到需要户口和身份证才能入学就读的时候,都不会专门去办理户口。

也就是说苗家四个孩子,包括苗小喵在内,全都是黑户。

不过此时他庡㳸们都还没有意识到这点。当然这点也不影响他们热热闹闹地准备新年。

腊八之后,伴随着年味的接近,定亲结婚的酒席也开始多了起来。

苗勤之每天都能接到活儿,当然这些席面里十中□□是为了省钱,帮工都用主人家的亲戚邻居,只请一个主厨掌勺。

剩下一二则会把人工全都包给苗勤之,让他自个儿带帮厨。尽管这样的酒席不多,但到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时也办了得有三场。

三场酒席,每人每天二十元工钱,就是六十块。别看六十块不多,足够把过年必须的对联、贴画、炮竹、香烛等年货备齐,还能给家里的孩子买些解馋的糖果饼干。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一大早苗家就忙活了起来,今天除了是小年,还是家里杀年猪的日子。

苗老太忙着在家里烧水,穿山灶的前两个灶孔里都架上了大锅,满满两大锅水,咕噜咕噜跑着泡,空气里都是腾腾升起的白烟。

苗勤之接了杀猪专用的大木盆,拿着刷子使劲儿刷洗。这盆用的多了,难免会有遗留的猪毛猪血和脏污。

旁人家都是借过来,都是倒两桶水随便冲一冲,反正这木盆只是用来烫猪毛的,回头宰了猪刮了毛,分完肉后带回家也是要清洗。这也导致了木盆里堆积了一层厚厚的污渍。

他花了半个小时,拿刷子沾着草木灰把木盆里里外外都刷了个干净。

木盆刷好后,杀猪佬还有苗大江父子两也到了家里,没一会儿苗旭和苗成林也来了。几人默契地穿着旧衣服,衣裳外还裹了一件黑色皮革围裙。

别看苗家猪养的精细,猪圈时时打扫,给猪睡觉铺的稻草也经常换动,但杀猪总归是一件又脏又血腥的事儿。

“寒冬腊月遍地白,杀猪煮肉迎客来。小童瞧热闹,老爷子把水烧。捆头捆脚抬板上,屠夫拿刀一声叫。一盆接血红艳艳,开水盆里滚一滚,刮好毛来破两边,猪头要不要?猪心要不要?分肉嘞!”

伴随着乡间土话唱的号子,三个青壮年跟着老屠夫一起,进圈把猪捆了出来。椭圆形的长木桶,得有一米深,里头装满了滚烫的开水。

木桶上放着木板,四人齐心把猪抬了上去,老屠夫拿了把尖刀,找准猪脖颈的位置,一刀下去拔出来,鲜血喷涌而出。猪尖嚎一声,旋即毙命。

苗老太松了口气。老屠夫是他们方圆七八个村子里手艺最好的屠夫,每次都是一刀毙命,从不失手。家家户户杀年猪,都爱请他。

苗老太也是,碰到老屠夫没空的日子,她还愿意略等一等。之前家里也请过其他屠夫,那人手艺不精,心肠也不硬,犹犹豫豫地下不了手。

一刀下去猪没死,痛得它挣脱了人,四处跑动。好不容易抓回来,再来一刀还是没找准位置,拖拖拉拉好几下才把猪杀死,只听着那猪痛嚎不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