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思衡也心中酸楚,一道叹息,可他很快又意识到不对,忙问:“那是否是她的家人误会了什么,把娘娘您当做凶手才屡屡做出这种行凶之事意欲复仇?”
“大人只猜对了一半,我确实是被当做了凶手,但并非是他们一家的误会,而是景宗最后故意为之,好让他们寻衅复仇,也要我这个叛徒终生不得好过……”皇后并未露出任何嫌弃的神色,但也没有愧疚,她只是很平静地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有关的事实,“我知道这件事后为时已晚,他们家又素来对景宗忠心不二,只是多年未曾发作,我竟也少了防备,后来……就多亏大人您救下我这一儿一女,让我不至于因自己的疏漏而悔恨终身……”皇后说罢又是一礼,她也不为难卓思衡,很快又起身道,“后来的事大人应该也差不多知晓。陛下自然是不愿意这样的事为人所知的,他和景宗一样,也是忌讳颇多,故而对我与我家那些知晓全事的人,也是诸多忌惮。”
卓思衡想了想,这话依理本不该说,但他还是决定说出来:“陛下……应该感念娘娘的恩德才对。”
换句话说,他是真的有点忘恩负义了。
皇后只是无所谓般笑了笑:“大人,我且问你,我是一生做一个囚徒的妻子被关在南楼中好,还是今日虽不受敬重且如履薄冰,但仍有机会看见一双儿女各有天地更好呢?若你是母亲——我知你身为长兄,与父母也无所相异——你会如何?”
卓思衡愣住了,其实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皇后眼下这样,等那个没有情分的老公闭了眼,她是还能和一家人有福气可享的。她的人生早在被景宗操纵时就失去了选择,可她还是做出最合时宜的选择,并且虽然不尽如人意,仍是替自己与骨肉创下了新天地的可能性。
卓思衡当即俯身行礼道:“臣的见识不如娘娘,受教了。”
皇后欠身让过,还礼道:“大人无需多礼,我发此问,不是想让大人钦佩。我这一生,已是蹉跎,能见我一双儿女不至于重蹈我覆辙,便是最大的安慰,有大人在侧襄助,我相信他们必不会似我一般始终都作困兽,定能有一飞冲天的那日。我且期盼那日,能光明正大感谢大人,与大人再行叙谈。我相信,定能有那日的到来。”
第172章
太子的东宫就在自皇宫出后沿着朱雀大街直行,再朝深处的东侧,占据近半个街道的太子府挂满绵延的火红囍字灯,又穿了鱼龙灯在道旁,长公主将这里妆点得恍若元夕佳节一般热闹,好些百姓均来凑热闹讨赏,宫人每个时辰自府内出来一批,将瓜果干碎混着铜钱夹杂万千张蜡染的彩纸齐齐抛洒,每到这时便会传来庆贺的高呼。
许多意犹未尽的宾客已簇拥着太子和太子妃的车驾归来,门前负责引客的宫人忙得不亦乐乎,但他今日似乎也拿了足够赏钱,哼着歌一路小跑,每一步里都蹦出阵阵欢快。
“大哥,我们不进去么?”
“不了,看看就好。”
卓思衡望着在黑暗中闪烁着金灿灿灯火的东宫,用很轻很温柔的声音回答妹妹。
卓慧衡便不再说了。
“这里几个月前还是半个废墟。”卓思衡忽然说道,“今天已经红妆结彩入住新人了。”
“是啊……自戾太子一案后,东宫凋敝多年,如今终于有太子入主,长公主将旧日灰败一扫而空,怎么也想不出这里曾经出过那样多血腥的往事来。”卓慧衡也略有慨叹,她看向东宫另一侧,疑惑道,“怎么府内只有一半是亮的,这半难道不是东宫么?”
卓思衡看过去后幽幽道:“这也是东宫,但是东宫的外朝,也就是太子的小朝廷平日里办事上朝的地方,太子虽立府却没开府,没有自己的这套班底,长公主思量周全,自然不会将这片修复再做他用。这里也是咱们祖父父亲曾为官的地方。”
慧衡再看过去时,眼中便有了丝哀伤,她只如今家境已不似从前罪臣,单论大哥一个,也是前程似锦,可见到旧日里的伶仃片影,她却不知为何仍忍不住心悸感怀,沉默许久后,她却觉得也没有必要再避讳什么,只将心中所想说出:“那从前咱们卓府也是在这附近了。”
卓思衡点点头:“那宅子听说后来被赐给景宗上位有功的近臣了,眼下不知又怎么辗转,估计也是找不到的,听皇上说过一次,比咱们家现在住的地方还宽敞,不过咱们祖父是当年的大学士,我们家门庭自然是比不上的。”
“哥哥,你想来这里看看,只是为了再见见东宫么?”慧衡问道。
卓思衡笑着摇摇头:“东宫有什么好看的,我来是想看看太子……谁知还是慢了一步,这会儿大概已经闹起洞房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