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421)

皇帝的声音越到后面越轻,眉头也因头痛越蹙越紧。

“父皇,还是叫太医来看看吧……”太子慌张道。

可皇帝却仿佛浑然未听,自顾自道:“你的差事朕已经想好了,藩王的几个世子,你去同他们联络联络,先不必问要紧的事,只说是朕要你来安抚,回京路上你同他们一道走,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都好好记下……”

“父皇!儿臣记下了,儿臣一定不负所托,您还是看看太医吧!”太子看父皇的脸迅速惨白下去,嘴唇上最后一丝血色也消失,声音也焦急起来,“咱们父子什么时候说这些体己话都行,可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

听过太子最后这句话,皇帝痛苦万分的脸上却浮起一丝惨淡的笑来,他喃喃道:“‘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朕知你孝顺,一定能将事情办好……”

说罢整个人便晕厥过去。

太医在太子的呼喊下又重新进来,施针敷药,许久才报了平安:“太子殿下,陛下头痛难当,还需多加修养,臣已经开了新的药方,除此之外陛下龙体并无大碍。”

“有劳太医了。”太子无论何时,对谁都是和气的。

今后他也会如此。

毕竟他的父皇说过:肺腑之言还是少说为妙,内里绪思无要人知。

他会永远记得,自己舍弃了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全部期待和对父爱的渴望所换来的这一课。

卓大哥说得对,这一刻他非但没有觉得愧疚沉重,反而整个人轻松安宁,仿佛第一次能踮起脚尖去眺望值得期待的未来。

第152章

一场雨过,天气里的燥热暑气立即淡去三分,大家都道越王安排回銮的日子选得巧又好,幸亏圣上将这件差事交给他做,不然如果急吼吼动身,虽只有一日路程,还是会因酷热难忍平添多少不便。

御驾不比寻常人家出门,浩荡队伍绵延几里路,都要按礼制保持先后行进顺序,又因回銮时填了几万禁军与府军,沿途光是军马投槽的临时行驿都多加一倍不止,个中安排都由越王亲手操办,时不时都能看见他自队伍前后打马而过,身后跟着一众由杨真率领的殿前司禁军,好不威风神气。

在出发没多久,他便已经途径太子与皇后车驾附近三四次,终于在第五次的时候,越王勒马停在太子面前。

“太子是在照看母后么?”

“母后刚用过晨起的药,我不放心阿婉一人服侍。”太子谦和道,“弟弟操持回銮之事辛苦了。”

越王却没像太子这般客气,只道:“太子别怪弟弟逞能,我倒也不想揽下这个差事,可父皇却说此事非我莫属,为人子哪有推脱的余地,我这才不得已鞍前马后忙乱。”

“哪的话,父皇常赞二弟干练,最适合做这务实的差事了,我是万不敢揽来,又何谈责怪?”太子同弟弟讲话时总是保持的恰到好处的客气。一是他记得母后和卓思衡的叮嘱,收敛心气,不在不需耗神的人与事上过心,二是他和越王本就没有什么兄弟情分。

越王生母出身低微,早早离世,越王在太后膝下教养过一段日子,可太后胆小怕事,对皇帝和其家事唯恐避之不及,后来又以身体为借口将越王推脱出去,本来皇后是有责抚育的,可当时恰巧也是年幼的青山公主刘婉生了会传染的痘症,皇后日日照顾,连当时还不是太子的刘煦都搬离出皇后宫中,以越王的年纪也不好安排过去,皇帝的后宫里并无太多内宠,彼时罗妃尚未入宫,余下的一两人亦不适合抚育子嗣,最后只将越王刘翊送去到一位太妃处抚养,故而越王同其他兄弟姐妹皆是生疏。

越王听了这话生出几分骄傲来,也不刻意掩藏,自顾自说道:“那就好,没得伤了我俩的兄弟情分,岂不因小失大?代我向母后问安,我就不下马去到行銮里探望了。”说罢带着一众禁军打马而去,倒是杨真最后朝太子马上行了礼,才随众离开。

皇后的行銮车驾气派非常,不是小小一辆马车,外面的动静里面也听不清楚,刘婉只听马蹄声缭乱,凑到窗边想命人问问外面发生了何事,然而人回来却只说太子也不见了踪影。

……

卓思衡与诸位臣工一道骑马跟随在御驾銮车之后,中间隔着五百戴甲禁军,各个严正森然,仿佛有人骑马朝前一步就会被槊死当场。也对,出了这样大的事,明显回来时戒备与来时不同,单论巡逻的军士与频次就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卓思衡已经看到越王跑了三个来回了,每次都到皇帝御驾跟前弄出点动静,一会儿说什么要□□手先行,一会儿说要銮驾慢些别颠簸到了他父皇……越王像个从没被青睐过的孩子,忽然得了能支配玩具的权力,一时就恨不得让所有人知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