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也没想到,老师一进屋就对她公开处刑。
完犊子!
她怏怏地站起身,低着头,如蚊虫叮咬道:“老师,我还没有做出来。”
杨一忠的语气丝毫没有波澜,“这道题确实很难,你没思路路很正常。”
接着,他看向全班问道:“请问其他同学有思路吗?”
“李昭同学?我记得你高考的数学可是140分,算是非常不错的分数。你对于这道题,有何看法?”
李昭支支吾吾道:“老师这道题,我钻研了一个午休的时间,没有半点思路。我查阅过其他参考资料,也没见到过相类似的题目。”“那你坐下。还有其他同学,有思路吗?如果能出来自己的思路,不论对与错我,我都会加分。”
季敏举起了手,“老师,我认识一个同学她有思路。”
杨一忠看着班级,问道:“季敏同学所说的是谁,我希望可以主动站起来,和我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杨老师,您误会了,她不是咱们班级的,甚至不是咱们统计学院。”
杨一忠一听,来了兴趣,“除了数学系,还有哪个院系的学生可以比我们统计学院的学生水平高。”
统计学院的学生可是综合素质最高的。
学生整体的数学素质水平也是最高的。
如果不是统计学院的话,他倒是有点兴趣想知道这位是何方神圣。
“是考古专业的宋瑾同学。”,季敏给杨一忠指了指身侧的人。
杨一忠打量着宋瑾,这个染着半粉半绿头发的女生在他的课堂上似乎很悠闲。
他开口道:“宋瑾同学,季敏同学说你这道题有思路对吗?”
宋瑾困得要死,冷冷地应了一声,“嗯。”
杨一忠的脸上,闪过一丝的不屑,“那请你说一下,对这道思考题的看法。如果错了也没关系,这道题本身就有点难度。”
考古专业的学生就是一个文科生。
数学题目都非常简单。
所以,他对宋瑾也没抱有任何希望。
这种难度的问题,她解不出才是正常现象。
宋瑾懒懒地站起,开口道:“杨老师,我认为这道题的问题本身是有错误的。”
此言一出。
整个班级的学生纷纷议论道:
“不会吧,怎么会错误的,这可是我们杨一忠院长自拟定的题目。”
“肯定是宋瑾同学搞错了,你一个文科生竟然敢质疑我们院长的。宋瑾同学,你有些飘了吧。”
“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杨一忠神情微怔了几秒,扶了扶眼镜说道:“宋瑾同学,你认为这道题哪里有问题?”
“杨老师,我也只是合理猜测一下。如果哪点说错了,还希望杨老师可以指正。”
杨一忠恭谨道:“请说出你的想法。”
“题目所说的是数列an的极限收敛与A充要条件是存在正整数N,对于任何一个正整数m,当ngt;N时均有【an-A】。”
杨一忠神色晦暗不明,稍许迟滞后问道:“宋瑾同学,你认为这个前提是哪里出现了错误?”
宋瑾走到黑板前,挑出一根粉笔,边写边道:“杨老师。我能证明这道题目的前提条件是有问题的。本题目前提是对于数列极限的定义进行了交换,这里我认为是错误的。我可以去一个佐证辅助我的观点。”
“如果an序列为1/n的话,不妨取N(m)=1+m,则对于任意的正数m,ngt;N时,an=1/n
“所以,我认为改题目本身就有问题,并非是充分必要条件。”
话落。
全场变成诡异的沉默声。
黑板上写出的一行又一行的公式,整整齐齐。
杨一忠盯着板书,陷入了沉思。
半响,他才开口道:“确实,这道题目是有问题的。”
季敏惊讶地大吼一句:“宋小瑾,你太棒了吧。这都被你发现了。”
“这人确定是考古专业的学生?不会是专门来我们大一新生课堂钓鱼的吧。”
“是宋瑾本人,你们快看校园论坛上那张照片,就是她。”
“卧-槽,这是怼神吗?抱歉,这位宋瑾太过正经,所以我没认出来。”
“震惊我一辈子,有哪位大佬可以告诉我讲台上写的是什么吗?”
靠在墙角的李昭看到解析过程,肃然起敬,“宋瑾同学,谢谢你,我终于搞懂了这题目。”
全场学生:……
我们可以说,依旧没听懂吗?
求三连(求关注、求评论、求看书)呜呜!
第221章 现场做题!
杨一忠有些难以置信盯着宋瑾,这道题目是2005年考研真题。
为了防止学生上网抄答案,他是故意写成这种形式。
这道题目能够算出来,那是假的。
正确答案一定是计算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