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皆你(36)

我滑动着聊天记录。虽然每天只有几句,可十几天下来,竟也积攒了不少消息。我一条条地看下去。

房间只留了纱窗,闷热的午后,连知了都热得没了声儿。

风扇一下一下摇着头,宛如我的内心活动。

聊什么日常琐事、志愿选择啊?就不能找点高大上的文史哲话题吗?他明显都聊不下去了啊。

我越看越尴尬,揿灭手机,没一会儿又觉得沮丧。

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大概真的是不要强求比较好吧。

他大概也会松一口气的。

接下来两天,我没有再打扰孟时川。可喜欢的力量大概像一种弹簧,压抑得越过分,反弹得越高。

我越来越频繁地想点进和他的对话框。又克制住自己退出去。

直到六月二十二号,高考查分日这天的来临。

我的注意力终于被更重要的东西吸走。

李思尧一大早就来了,待到傍晚才和我们一起出发。陈引带我们去的是镇政府一间办公室,他舅舅以前在这里工作过,不少都是老部下,用个电脑什么的很方便。

陈引穿一件白色背心,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臂,坐在电脑前,敲入密码。

我压低嗓音,“学霸就是学霸,他居然一点都不紧张。”

李思尧也跟着低声,“他高考前就跟清大签了协议,过重本线就行。只要不是被人夺舍都稳了,你说他紧不紧张?”

“……”

好吧,当我没说。

如陈引所说,这晚网确实很卡,前后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才最终查完成绩。

出乎我的意料,居然比最乐观的估法还要高三十分。

李思尧也不赖,参照去年的分数线,应该能上他梦中的大学。至于陈引,那个分数跳出来的时候,着实让我和李思尧惊掉下巴。

也一下子衬得我们俩那点分很不值一提。

不过当然,人应该和自己比。

我嘴上喊受打击,其实心情很灿烂。回家路上,话不免多了些,“你俩以后都在北京了诶。”

“嗯,你呢,打算去哪?”陈引走在前头,这边没路灯,他用手电筒照明。

“我还不知道。”高考前夕,班主任曾叫我们填目标大学,我写的三所都在广东,只是私心觉得,这样会离孟时川近一点。

和很多人不一样,我是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典型,没到填志愿,都不会真正开始思考自己想去哪里,未来又想干什么。

“有喜欢的专业吗?”陈引问。

我摇摇头,“没特别喜欢的。你们呢?”

李思尧说,“他初中那会儿就喜欢搞代码,所以选的清大计算机系。我是美术生,以后当然画画了,我也挺喜欢的。”

真好。我忽然有点羡慕。

宋佳咪也有从小的志向,成为播音员。

我的未来该怎样选择呢?

“不急,离填志愿还有几天,你可以慢慢想。”陈引推开院门。

李思尧还要接着往下走一段路,临别时说,“跟我们一起去北京啊,以后还可以常见面。”

北京吗?

好像没什么不好。

主要是,我也说不清报得离孟时川近一些,会更好还是更坏。

**

隔天联系上宋佳咪,她考得比预计的稍微差一点,不过也在合理起伏范围内。只是这样一来,就去不了上海那所她最想去的大学了。

我问,“北京呢?你喜欢吗,我和你一起报。”

“北京?我是在考虑啦,但你之前不是为了孟时川想去广州吗?”

“我改变主意了,”本来暂时不太想面对这个事,可转念一想,以我和宋佳咪的关系,以后迟早要说,于是深吸一口气,“——其实,我昨天和他表白了。”

那头瞬间惊异:“这么快!”

是啊。

其实现在回想,我也很不可思议,也不否认是我太冲动。

可是,心里又没什么后悔的感觉。

昨晚查分回来,我点进孟时川的对话框。

起初只是想告诉他我出分了,毕竟拿填志愿的事骚-扰他这么久,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也应该告诉他。

他回了“恭喜”两个字。

房间灯亮着,夏夜安静,不时响起几声虫鸣。我蹲坐在床边,这个姿势不太舒服,可是,我却不想挪动。

出分了,接下去就是填志愿,等填完志愿,我们大概就失去联系的契机了。

我也不可能一直找借口,厚脸皮地将这种交集维持下去。

对他来说,要保持礼貌回我的无聊消息,大概也是一种困扰?

就在这时,对面忽然跳出一句,“你想说什么吗?”

是因为我刚才输入又删除,被他看到了?

据说人在摇摆不定的时候,上帝会伸手,帮你拨出一个选择。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