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大家对艺人的片酬和收入挺敏感的,。
迟棠这边虽然一直是按法律规定交税,资金流动也正常,但为了避免对家和黑子故意从这个角度做文章,公开出来的,是部分资金往来而已。
牟姐那边放出迟棠的银行流水,大家就可以看出,每次迟棠给家里打钱,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
上百万的时候,大多是家里又说要添置什么大件儿,比如要盖房子了,要在县里买房子了,要买车了,哪个弟弟之类的要结婚了。
牟姐细心地将每一笔款项的用处,都给标上了,迟家在老家有什么不动产和动产,都能够一一对得上,也便于那些有闲心的吃瓜群众去扒。
这样的证据放出去,确实是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迟卫国夫妻两控诉的,迟棠不给家里钱,不孝敬父母之类的,直接被打脸了。
风向果然开始转变:
“如果这么多钱都不算孝顺,那我无话可说。”
“这钱好像没有少于六位数的,我每次给爸妈红包,都是几百几百。我爸妈竟然没怪我不孝。”
“原来现在孝顺的门槛都那么高了啊?那我卖车卖房都孝顺不起来啊!哦,我的房车还是爸妈出了钱的……”
第59章 舆论反转 ◇
◎这种父母,不要也罢◎
牟姐放出去的银行流水, 可以说是非常铁的石锤了。
至少从经济上证明,迟棠一直有帮扶家里,并不是像迟卫国夫妇说的那样, 辛辛苦苦把她培养出来以后, 迟棠就只顾着自己赚钱和风光, 不管家里了。
而且放出去的流水金额, 一方面要显示出,迟棠对家里, 乃至整个家族,都是倾尽了不少去支援的, 另一方面,又不能显得金额太夸张, 比普通人的收入高出太多,以免刺激到大众关于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的神经。
这个度,牟姐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好在把握得还不错。
再加上公司的一些营销号在里面带风向,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的话题, 慢慢地成了一个讨论的重点话题。
国人重孝, 子女对父母是有着无偿的赡养义务的。
孝在许多人看来, 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毕竟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能狠下心来,还能期盼他有多高的道德水准呢?
可是, 迟棠这次被父母无端指责, 还故意闹上了媒体, 一副要闹大闹开的样子, 显然是不把迟棠这样的靠着形象和口碑生存的明星的死活, 放在心上了。
对于这样的父母, 也要像其他疼孩子爱孩子的父母一样,无条件地去孝顺,去满足他们的要求吗?
天下,真的无不是的父母吗?
如今,社会越来越开放,大家的思想也得到了不小的解放,男女平等、职场靠实力说话等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可是重男轻女、论资排辈、地域攻击等现象,依旧死死地盘踞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依旧有许多人因为这些规矩和遗毒受害。
配合着牟姐慢慢放出的东西,吃瓜群众们也能了解到,迟棠家其实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还不是一般的重男轻女。
在迟棠父母看来,生女儿养女儿,都是为了给儿子铺路的。女儿赚的钱,就应该全部给家里,全部留给儿子,女儿就应该供养一大家人,就应该成为全家人的血包。
另外,景墨那边还收集了不少东西,有迟棠小时候的成绩单,还有她以前的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的评价:
“迟棠那个小姑娘?我记得呀!漂亮又聪明的孩子,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她当大明星了我知道,她家里一直都是那样培养她的。家里比较看重她的舞蹈成绩,总给她请假去比赛去练舞。我瞅着挺可惜的,多机灵一小姑娘,怎么小小年纪就定下要当明星的志愿?”
“那么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什么不成?偏要做明星去?我看是她爸妈想钱想疯了。”
“不过孩子是好孩子,读书的时候,成绩也一直不错,还主动和我保证说,学跳舞也不会落下学习。”
……
学校里的老师,觉得迟棠当明星挺可惜的,舞蹈老师们也这么觉得:
“迟棠这个学生我一直记得,一直关注呢!她拿什么奖都会和我报喜,算得上是我带的学生中,非常出类拔萃的了。”
“嗯,对,舞蹈天赋特别出众,手长脚长,简直是为跳舞而生的。”
“我开始还想着,如果这个苗子好好培养,将来说不定能跳进国家歌舞团的,后来才听说,她爸妈想让她当明星。真是可惜了那孩子了。”
“我教舞蹈这么多年,有那样天赋的学生,两只手能数得过来。不过她的将来,我是不担心的,她聪明上进,从事哪个方向和行业,都不会太差。不过我觉得还是舞蹈方向最适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