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记(全3册)(191)

众人都笑起来:“我们这么多人都在这里,为何独问二皇子?”

“小哥哥待阿奴好呢。”她细声道,想想又说,“他把李干揉软了喂我呢。”

赵瑗耳朵里嗡地一声,脸就红了。

“你呢?阿瑗,可愿多个妹妹?”

他似懂非懂,心里只想着每一日都能看到她,便点了点头。

那时他并不知道,贾贵妃正缠着官家,想要收养个皇子或者公主。中秋夜宴上邀请来的几位官宦子女,就是为了便于官家挑选的。他更不知道,他轻轻巧巧的一点头,白家的小女儿就此死去,贾贵妃的身边多了个叫做赵璎奴的小公主。

他用一只揉软了的李干诱惑了她,让她尚在懵懂中便一脚踏入了宫廷,跟他一样被困在透明的冰里,动弹不得。他曾想要护她一世安好,却还是任她死在了战乱之中,尸骨难寻。

赵瑗缓缓走在郡王府中,怀中抱着的李枝挂满胭脂色的果实,正随着他的脚步一颗颗滚落下来。有仆从想要上前,无一例外都被他冷峻的脸色给吓回去了。

“此乃官家钦赐,谁敢来接?”他扫了眼四周,没找到想要找的人,问道,“朱娘何在?”

前来迎接的管事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又在忙着晒太阳?”郡王殿下微微颔首,“叫她来见我。”

“这个,那姓朱的小厨娘惯于偷懒耍滑,殿下您也是知道的……”

“就说,我今日在宫中得了绝佳的食材。”赵瑗扯了扯嘴角,“她一定会来的。”

他将那李枝供在金盆里,用清水养了,又唤人上了茶,端着杯子,闭着眼睛数了十个数,便听得屋顶的瓦一阵稀里哗啦地作响,紧接着屋檐下探出张倒挂着的少女的脸,连同头顶上的双髻一并垂着。

“啊呀呀呀,还真是少见的好材料,我替你做嘉庆李干吧。”她在空中嗅了一阵,快活地道。

赵瑗自顾着喝茶:“我在宫里吃过的李干够多了。”

“这回可不一样,有我出马,滋味必定与众不同。”

话音刚落,她手中抓着的瓦当便松了,整个人都滑了下来,眼看就要头朝下砸在地上——就在这当口儿,一只青色的三足螭龙自她袖中游了出来,起初只是拳头般粗细,眨眼间便涨大了十倍不止,龙尾甩在半空中,将她拦腰一裹,又轻轻地放在了地面上。

“真乖。来,盘个座儿?”

少女眯着眼睛摸了摸它的下巴。青龙颇不自在地扭开了头,却还是听话地将龙身盘成一团,少女坐了上去,在半空中甩着两条腿儿。

这位袖中藏着青龙的少女自称是无夏城天香楼的掌柜朱成碧。十几天前,她不请自来,据说是“得知郡王殿下近日有难,特来相助”。赵瑗原是要赶她出去的,却在最后一刻认出了那只青龙。他还记得四年前的除夕,官家的马车在游行的队伍中遇熊袭击,正是这只青龙从天而降,救了大家。他甚至还觉得,自己跟她似乎还应该有更深的渊源。但那之后的记忆似乎被谁吞吃了,陷在一片混沌之中。

“你之前曾提醒过我,要小心这失而复得的嘉柔公主。”赵瑗放下了茶杯,“今日我在宫中,跟她打了个照面。”

“如何?”

“假,的。”他一字一顿。

“我可是听说,这位嘉柔公主跟之前那位,相貌记忆都不差分毫。”

“真正的嘉柔公主温柔娴雅,行止得体,怎么会像如今这野猴子一般,连头也不梳,鞋也不穿?”他咬起牙来,“更何况——”

更何况,真正的阿奴,绝不会如此待我。

那嘉柔公主在官家怀里撒了阵娇,将摘来的李子喂给官家吃了,又一转眼看见赵瑗立在一旁,便非要也亲手喂他吃一只。

她披头散发,身上一阵阵的花香袭人,惹得赵瑗无端恼怒,只将嘴唇抿得死紧,就是不正眼看她。

那妖女发了狠,扭头便对官家道:“忽然想起,阿奴在外流浪这些日子,听了些个民间流言,不如说来给父皇和哥哥解个闷?”

她用眼角瞟着赵瑗,眼中隐隐有绿光:“据说啊,越州这场旱灾旁人是治不了的,非得找到一个身上有龙形胎记或者淤青之人。唯有他才是真龙血脉,可护佑我宋室江山——怎样?是不是很有趣?”

赵瑗浑身僵硬,差一点便要伸手抓住自己的左肩。他早先曾失足落水,上岸后左肩上便现出了一条淤青,被人恭维说是龙形吉兆,之后很快便消散了——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很少,其中便有赵璎奴。

父皇素来多疑,经过海上漂泊磨难之后,更是越发暴躁易怒。真龙血脉这等无稽之谈,放在以往不过是个玩笑。如今却是一把无形的刀,稍有不慎,便能置他于死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