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280)

作者:赵安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今年八月,曹延华收到弟弟的信,除了高中庶吉士的消息,还有范大夫对珍姐儿的诊断:用了催产汤药,施了针,落红过多,得调理个几年。

曹延华用帕子按按眼眶,唏嘘道“老七,珍姐儿那边,你可得盯着点,实在不行,便接回家里住一阵,家里什么都有。”

两人都明白,花家是指望不上了。

曹延轩打心底叹气,“我也是这个意思,等天暖和了,让她搬到京城来,换一换心情。花锦明那边,跟着我打打下手,做个文书,再不然,管着家里的铺子--左右宝哥儿还小。”

曹延华却点点他,“谁说这些,我是说,珍丫头一时半刻,怕是转不过弯来--老七,眼瞧着你给六丫头找个举人,七丫头(琳姐儿)最不济也嫁个秀才,五丫头(玉姐儿)几个就不用说了,花家却不中用了。她那个脾气,非得钻牛角尖不可。”

这句话说到曹延轩心坎里,一时间既头疼,有心疼:“若没喜哥儿,我有时真怕,她和花锦明过不下去。”

“如今有喜哥儿,就好好过日子吧,人这辈子,又不是只有一种活法。”曹延华由衷劝道,“回头我给珍丫头写信,或者你当面告诉她,让她在京城好好过日子,若你日后外放,天高地远的她不乐意去,便叫她带着喜哥儿找我,找她表哥去。”

曹延轩面色稍缓,望着纱窗上的大红喜鹊登枝窗花,“我本想,赶回金陵去....”

这件事,他做父亲的,对长女是有歉疚的。

知弟莫若姐,曹延华心里不忍,给弟弟续了杯茶,好言劝道“谁是孙大圣不成,拔一根汗毛就变出七八只猴子。风口浪尖的时候,你姐夫也劝你留在京城,不要东奔西走,惹了上面的眼就糟了。”

话是这么说,曹延轩到底心情不佳,端起茶盅呷了一口,“你这回来,可是给我找了亲事?”

提起这话,曹延华眉飞色舞地,双掌一拍:“要不然呢?大老远的,我过来这一趟?跟家里待着不好吗?”

“你的事,我时时刻刻惦记,这几年看了又看,可算找到个合适的:你姐夫有个同僚许江,和你姐夫晚一科的进士,又比你姐夫晚一科考中庶吉士,和我们家是通家之好。许江有个妻妹,姓段,今年二十三岁,嫁给蒋知府嫡长子,怀孕两次小产了,妾室生了儿子。那蒋知府的儿子前年坠马没了,许江岳丈不忍心女儿守寡,左右蒋家有儿子,便把段小姐接回家里。”

说到这里,曹延华笑道:“段小姐我是见过的,斯斯文文一个人,擅合香,通音律....”

她本来想夸奖段小姐容貌美丽,再一想,再美丽也不如方才见过的纪氏,便换了个说法:“是个娴静大度的性子,把家里管的井井有条。段家也是世代读书,儿子在山东任通判。老七,我的眼光,你还信不过?”

曹延轩点点头,“我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这件事,还是算了吧。”曹延华一听,便以为伯父已给弟弟找到了合适的亲事,不但没恼,反倒高兴起来:“当着孩子们的面,我没好问,这么说来,是有眉目了?什么人家?”

又笑道:“你放心,你姐姐我办事还能有漏子?我呀,跟许家只透了个口风,既你这边订了,回去就说,路上太远,一来一回的耽搁了,家里已经给你看好了人家,也就罢了。待段小姐嫁出去了,送一份厚厚的礼物。”

既不得罪人,也不耽误女方青春,有里有面。

姐姐做事向来是妥当的,曹延轩称赞一句,放下茶盅,把自己对伯父、曹延吉所说“鸡鸣寺遇高僧”之事讲了。

还有这种事?曹延华越听越心惊,一下子站了起来,脸色都变了“这么大的事,你,你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又不是什么好事。”曹延轩露出无奈的神色,“我这不是,怕你跟着着急。”

曹延华气得一甩帕子,一面想,一面悚然心惊:弟弟命硬,父母早逝,发妻病逝,嫡子大病一场,又在外面落了水....

“你你,你可有什么不妥?”她是妇道人家,平日求神拜佛的,对这种玄幻命理之事,天生比男子多信两成,扒拉着弟弟肩膀,上下打量:“可着了凉?可有阴寒发热?没事别往水边去了,把园子里的池子溪流,统统给我堵上,院里里的平安缸也给我搬出去。”

哪里跟哪里!曹延轩一边哭笑不得,一边有些感动:父母去世之后,这世上,便是自己与姐姐相依为命了。“我好端端的,什么事也没有,莫要传出去,让人家笑话。”

曹延华这才想起来,此处是京城,不是金陵自家西府。“你们这些男人,该当回事的不当回事,不该认真的比什么都认真。像你姐夫,平日张口闭口孔孟之道,对僧道之流嗤之以鼻,到了到了,还不是要翻黄历,选黄道吉日,宜什么忌什么比我心还细。”

上一篇:成为和亲公主后下一篇:娇养王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