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166)

作者:赵安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万一皇帝薨逝,太子继位,有可能会削藩--皇帝子嗣众多,久居江西的三王爷、盘踞河南的六王爷和长住四川的五王爷是最令人瞩目的。

别的不说,藩王吃掉三省的赋税,子子孙孙无穷尽,令京城、户部苦不堪言。老子养儿子天经地义,太子继位,岂有继续养兄弟之理?

东府四爷就在四川做官,五爷想起哥哥,难免头疼:“也不知老四干什么呢。延华呢?还是延华好啊,嫁到湖广去,看老七就坦坦的,吃饭能吃三大碗。”

曹慎立刻指着五爷,一副抓住了把柄的模样,“老七也发愁啊,你说,老七家姑娘家嫁给的谁?”

五爷一拍脑门,才反应过来,珍姐儿夫婿花锦明的父亲花希圣,可不就在江西任职。“忘了,我给忘了,还不行吗?”

曹延轩板起脸,“枉费你还是做珍姐儿大伯的,根本不往心里去”,用果酒灌兄长的酒。三爷曹慎跟着起哄,五爷只好连喝三杯,醉醺醺的直打嗝。

三人怕他醉倒,笑着罢手,继续闲话。

“若是,到时候,恐怕会有变动。”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延轩惦记四哥,也为亲家操心:“还不知道怎么样。”

曹慎很少见他操心的样子,颇有点不习惯,“老四是没办法,你看看你,非把珍姐儿嫁那么远做什么?你看我家芳姐儿,左右就嫁到边上,你婶子什么时候想姑娘,芳姐儿转身就回家来了。”

曹延轩默然:三爷五爷家的姑娘嫁的也都不远,就连与他不睦的舅兄王丽华家的敏姐儿,也嫁在城里了。

他辩解道:“锦明又不在江西。”

曹慎立刻说:“那你操那么多心做什么?花锦明她爹又不是三岁小孩。话说回来,若花锦明他爹真的留下了满头小辫子,别人要抓,你也拦不住。”

这话倒是真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说到这里,曹延轩有些懊恼,当初还不如把珍姐儿嫁给褚举人的幼子,一家人安安稳稳。好在花希圣也是出身官宦世家,行事不会不稳妥,希望是自己多虑了。

提起珍姐儿的婚事,三爷又想起来一件事,“老七,你这样瞧着就除服了,你的婚事怎么打算的?有没有看中的姑娘?”

伏在桌上的五爷扑地喷了,捶桌哈哈大笑,曹慎也不禁莞尔。“依我说,老七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娶老婆这事吧,越迟越好,横竖老七有了儿子--我敢打赌,是不是老七?”

曹延轩自己也笑,自嘲地说“这回算你说对了。三哥,婚事我不着急,考完再说吧。”

太子登基,必定有恩科的,横竖不过明年的事了。

三爷应了,“得,我老爹刚刚写信来,问起你的打算,我就照实说了啊。”

话题又转回京城。

曹慎猜测,“那位不一定有魄力。”三爷摇手说“不然”,“那怎么办?再留给世子?”

太子世子、皇帝嫡长孙今年十九岁,娶了开国元勋英国公嫡长孙女为妻,据说性格刚毅,文武双全,行事比和事佬父亲强硬的多。

尽管在自己家,曹延轩还是压低声音:“姐夫来信,说,这个时候,小心谨慎不出头,千万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历朝历代,皇位交替,都是风险收益并存的事情,曹家诗书传家,科举入仕,兄弟们私下闲聊几句,也就罢了,横竖不是阁老、总督、布政使,操的什么闲心?

往日兄弟们小聚,有中午有晚上,如今只在午间。回到西府已是申时,曹延轩直奔正院。宝哥儿午睡醒了,正认认真真写字,丫鬟婆子站满半屋子。

曹延轩看看儿子描的红,夸了两句,父子俩边说边奔双翠阁。

一进院门,守在屋檐下的小丫鬟忙回屋里,门帘响处,一个穿着宝蓝色褂子、靛蓝坎肩的小男孩不要别人搀扶下了台阶,迈着两条小短腿,蹬蹬瞪往这边跑:“爹,包哥!”

正是昱哥儿。

曹延轩张开胳膊,等小儿子咚地撞到腿上,就把他拎了起来,高高举到头顶。昱哥儿被这个游戏迷住了,发出兴奋的尖叫。

等昱哥儿回到地上,立刻奔到宝哥儿面前,满脸期待地张着胳膊。很快,六岁半孩子奋力抱起一岁半孩子,摇摇晃晃地提到一半,就举不起来了。大孩子憋的脸都红了,小孩子手舞足蹈,激动得不得了。

“父亲,十一弟!”一个穿月白色素面对襟褙子,鱼肚白百褶裙的少女亭亭玉立地立在屋檐下,行了个福礼,“父亲喝了酒?进屋歇一歇吧~”

昱哥儿放开弟弟,像个小大人似的给媛姐儿行礼,“六姐姐。”又向后面的纪慕云点头,“姨娘。”

屋里热闹起来,三个孩子去东次间写写画画,净房这边,纪慕云把帕子浸到盛满热水的珐琅面盆,拧得半干,敷在曹延轩面上。后者闭着眼睛,享受片刻才喘口气,低着头任由她按摩自己太阳穴。

上一篇:成为和亲公主后下一篇:娇养王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