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她也放心了不少。
“你不嫌弃就好, 等文学结婚,我一定去吃杯喜酒。”
“哎呦,一定来一定来啊,你还得做主桌呢!”张老娘拍着祝妈的手, 笑得花一样。
祝妈看看张家, 再看看自家, 真是一言难尽。
两个闺女一个离婚,一个死活不找对象,看来还是得跟婆婆多督促小女儿。
送走了欢天喜地的张家人,祝妈扭头就看着老大媳妇儿杵在她身后,吓得她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
孙窈看着婆婆差点儿被她吓着,赶紧伸手扶住,等婆婆站稳之后,陪着小心问,“娘,我能让兰旌把家具送我娘家去不?”
这板车的钱是婆婆出的,她寻思与其让娘家兄弟来拉,还不如直接送过去,省的来回跑了,她也能占个便宜。
老大媳妇的心思,她一转眼睛,祝妈就知道她想什么呢。
看她没出息的样子,祝妈就来气,“兰旌要愿意跑,你俩就去。”
说完,祝妈转身去了闺女那屋,老太太过去,还不知道说啥,三闺女她不担心,就是这个小铃铛,说话没顾及,她还是得过去看着点儿。
西屋,祝老太太坐在炕上抱着静静,盯着祝婵媛,“奶奶说的话,话糙理不糙,你就是不想结婚,也得想想孩子吧?你一个女人,带个孩子,咋把孩子养活?”
离婚之后住在娘家,两个嫂子就是再好脾气,一年两年不说啥,时间长了难免闹别扭。
再说大孙媳妇就不是个容人的,那个嘴说话又不好听,她怕祝婵媛受不了。
祝婵媛低着头,她明白奶奶的意思,可是她不想结婚了,她一个人也能养大静静。
看她不说话,祝老太太还想说什么。
祝扬灵翻了个白眼,“奶奶,我三姐有结婚的自由,也有不结婚的自由,跟一个不合适的人过一辈,结果你看到了吧,离婚收场。
我觉得,她不结婚,先把静静养好,然后等待一个合适的人,最符合她现在的情况了。
再说了,我姐在家,又不吃你家的大米,你就别管这么多了。”
漫长的一辈子,要是非得跟一个自己看着都恶心的人过一辈子,这不是自虐么?
那样的日子,简直就是画地为牢,圈禁自己一辈子。
太苦了!
祝婵媛之前的日子已经够苦了,以后还是随心一点儿吧。
祝老太太被小孙女的话噎得找不着北,“合着我这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呗!奶奶是为了谁?”
这死孩子,一点儿也不懂老人的心,三丫头不结婚一直在家,时间长了,孙子跟孙媳妇一定有矛盾。
这还是其次,重要的是,祝婵媛不结婚,祝扬灵这人家就不好找。
虽然话不好听,但这就是事实。
“你还想不想结婚了?”祝老太太简直想把这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塞这丫头脑子里。
“我不结婚!至少现在没这个想法。”
先不说自己不想离开家人,就说结婚这事儿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现在她连个看着顺眼的人都没有,结哪门子婚。
怕老太太继续劝说,祝扬灵看见她娘进来之后,赶紧说,“娘,平安,福子,还有小贺的书包文具我都准备好了,一会儿你去找找小学校长,交了学费让他们几个念书去吧。”
祝妈在门口就听见闺女的话了,刚要数落她,就被祝扬灵的一番话给镇住了。
她顾不上给闺女找对象的事儿,转而说起孩子上学的问题。
“他们几个一个学期就是十来块钱,这还不算书本费,要不就让平安和小贺上学得了,福子在家帮着你大嫂做活儿。”祝妈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不是她不喜欢孙女,只是以后孙子是顶门立户的,多学点儿知识总归没错,孙女还是要嫁到别人家的。
祝老太太也是这么想的,婆媳俩的想法一致,她在一边儿不住的点头,“丫头片子上学干啥,学的多了事儿就多,你看看你,就是书念多了,一点儿也不听话。”
嘿,这老太太怎么回事,之前祝扬灵还觉得祝老太太是个明白人,现在怎么说话越来越糊涂?
“奶,你没事儿吧?你别忘了你也是丫头片子,丫头片子咋啦,我受伤的时候,我娘不照样舍不得放弃我?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不想给福子她们花钱!我可跟你说,我们家可不是我二伯家,什么事儿都你说了算。
我们家男女一视同仁,平安有的,福子就有!”
祝扬灵盯着祝妈,没好气的说,“娘,半年十块钱,这十块钱买的是省事儿吗?买的是你孙子孙女的未来!
你也不想以后孙子有学问,孙女是睁眼瞎吧?再说了,书包我都买了三个,不让福子去上学,她得多难过啊,你舍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