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现在确实是个稀罕物,祝妈的担心,祝扬灵都理解。
她弯眉浅笑,抱着祝妈的胳膊,看着外边围着缝纫机的家人,“娘,缝纫机是我同事买的,至于为什么,吃完晚饭再说,您只要知道我这东西来路正的不能再正就行。”
祝妈看着院子里开心的家人,不由弯了唇角,家里太长时间没有好事儿发生了,上次还是闺女醒来的时候。
这些日子她黑夜睡不着,白天还要带着孙女,操持家中杂事,实在是累得身心俱疲。
不过这会儿看着家人的笑容,她突然觉得累点儿也没啥,日子好过了比什么都强。
她歪头看了眼身边的闺女,恢复从容,“你有数就行。”
因为这缝纫机,祝妈决定给晚上吃顿好的。
拿了肉票给大儿子,让他去张屠户家割肉,晚上吃炒菜。
这会儿芹菜也能吃了,家里还种了不少叶菜,炒菜凉拌菜一起来。
*
晚饭丰盛,祝妈又蒸了不少大白馒头,一家子吃得肚子溜圆。
孙窈坐着小板凳靠在墙上,摸着涨涨的肚子,眼睛出神,嘴里感叹,“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菜那得多好啊?”
“什么样的饭菜让你开心成这样,还要天天吃?”
林翠芬爽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这声音很有辨识度,一听就知道是大舅妈来了。
祝家人哗啦一下都站起来了,不知道大舅妈这个点儿来祝家有什么事儿。
倒是祝妈白了脸,她老娘岁数不小了......
林翠芬一进门就发现这一家子都站起来了,她赶紧道,“这是做什么,都是一家子,赶紧坐下,我过来是找你们娘有事儿的。”
前些天她就要来的,可是出门儿前,娘家出事儿,被来人拽走了,这才耽误到现在。
又因为李老太太以为自己已经跟祝妈说了,就没有再使人过来通气。
她处理完事儿回去,发现老太太气得不清,又想到自己没来得及去祝家,登时就坐不住了,赶紧骑自行车跑这一趟。
李家几个儿媳妇儿里,林翠芬和白梅跟小姑子关系最好。
她们进门早,那会儿祝妈不大,但是家里家外的活儿没少操持,省了她们不少心,这事儿少了,妯娌间的矛盾就少。
所以祝妈这事儿她确实放在心里了,知道有人使坏,恨不得亲自找上门把那人打死。
可是小姑子到底结婚了,孙子都不小了,她不好插手祝家的事儿。
只能做个传话人。
来之前她也确实没想到今天祝家人这么齐全,都在堂屋里坐着。
“怎么着,你们家这是谈事儿呢?”
林翠芬以为自己来的不是时候,小声的问祝妈。
祝妈看了眼闺女,抿唇笑道,“这不是小铃铛弄回来一台缝纫机么,家里人高兴,晚上吃了顿好的。”
祝扬灵要说什么事儿,她还不知道,但是缝纫机的事儿是能拿出来说的。
林翠芬一听果然替她高兴,“你也算熬出来了,孩子听话孝顺,有什么东西都知道往家里扒拉,跟我们李莹莹可不一样,我那个闺女就会胳膊肘往外拐。”
自己那个糟心闺女不提也罢。
李莹莹是李广全的小女儿,婆家是南溪公社的,条件不错,但是这个孩子也不知道咋回事,有事儿没事儿就回娘家,然后拿娘家的东西贴补她婆家。
林翠芬被李莹莹气得直说没有这个闺女。
祝妈扯扯嘴角,这话大嫂能说,她不能,“莹莹还是年轻,等再大点儿就懂你的一片心了。”
林翠芬一噎,“你可真是她亲姑姑,她都仨孩子了,还小?算了不说她了,我今天来是有事儿告诉你的。”
“也怪我,娘家有事儿耽误了,我侄子你知道吧,被车给撞了,一条腿都给撞断了。
你说咱们这偏僻地方哪儿来的车啊,也不知道是那个天杀的,撞了人就跑了。”
祝阳舒今天难得回来的早,在一边儿听了林翠芬的话,不由皱起眉头,整个伏图县也没有几辆车,这年头居然被车撞断腿,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车。
做了错事居然招呼不打一声,人就跑了。
哎,也是该着倒霉了。
“大嫂,人现在怎么样,大夫说了养多久么?”这才是庄稼人应该关心。
腿断了,就上不了工,更别说断腿的还是一个壮劳力。
养病的这段时间都没有工分,再说马上秋收,影响一家子的口粮分配。
林翠芬摇摇头,“大夫说那个骨头折了,最少要养三个月。”说起这她就发愁,“我小弟家里就两个壮劳力,这马上要用人了,躺下一个,这不是要命么。”
随后,她看着祝兰旌两兄弟叮嘱了半天,要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这要出点儿什么事儿,真就是搭进一家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