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她回了娘家,家里人待她好,娘更是把静静当成孙女一样,又因为静静这么小受了这么一番罪,对她又多了几分疼爱。
她每天在家就给家里人做做衣裳,其余的也用不着她,两个嫂子能做的都做了。
这么一想,倒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小妹,娘,你们放心吧,以后我把那些话就当耳边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是了。
祝妈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后把今天祝扬灵打到王家的事儿跟她提了提。
知道以后没人敢在自己耳边嚼舌根子了,祝婵媛没反应,倒是关心的拉着妹妹看了看,“没受伤吧?那起子小人,你去了没吃亏吧?”
她不怕人家骂她,怕的是家人因为她受伤,受委屈。
祝扬灵笑了笑,“三姐,放心吧,明天就会有人陆陆续续的上门赔礼道歉了,到时候你只要把架势摆起来,他们以后自然不敢小看你。”
又嘱咐了三姐几句,知道她不放心静静跟着奶奶,祝扬灵就放她接孩子去了。
转头,她看向一脸笑意的祝妈。
“娘,以后再遇见这样的事儿,不要退缩,你退了别人不会以为是你大度,反而认为你怕了,越来越得寸进尺。”
不过想到祝妈的性子,她又觉得自己的话多余。
“我知道您不是好说话的人,现在家里事儿多就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娘,不能让步的事情,那是一步都不能后退的。”
她敢肯定,只要这次的事儿不处理好,明天开始会有更难听的话传到他们耳朵里,到时候再想管就晚了。
祝妈也后悔,觉得对不起祝婵媛,小闺女说的她都明白,也难得的没有反驳。
什么事儿不能翻来覆去的说,大粪翻三遍还不臭了呢,祝扬灵知道过犹不及,转而说道今天拿回来的羊肉,“娘,我拿回来的羊肉,明天上午就炖着吃了,不用等我,我在饭店吃得不差,我爹现在在坝上,得补补,几个孩子上学了,也得补充营养,以后几个孩子每天一个鸡蛋,咱家现在也不差这个鸡蛋钱。”
祝妈点点头,她也心疼自己的男人,知道闺女委屈不着自己,就按照闺女说的办。
不知不觉间,家里打主意的人竟然变成了祝扬灵。
即使发现了,大家都没有意见就是了。
祝扬灵的话说完了,祝妈才想起来问问儿子们今天去农技站怎么样。
说起这个,一向不爱说话的祝岑阳话都密了。
“娘,今天去的人可多了,不过王站长就留了二十人,我跟大哥努努力,未必不能留到最后。”
祝岑阳是高中生,毕业的时候,文化底子不错,学东西也快,他们兄弟两个互相帮助,比其他人有优势。
一家人为了两人工作有着落了,都跟着高兴,就连平时情绪内敛的张纯都跟着笑了起来。
晚上十点多祝阳舒回来,擦洗之后躺在炕上,听媳妇儿说起今天的事儿,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小铃铛做的对,明天我再敲打敲打他们。”
真以为自己平时好说话,他们就能骑到他这个大队长头上?
翌日一早,祝扬灵收拾好,跟家里人打过招呼,就朝着公社派出所去了。
因为祝扬灵昨天的话,村里不知道多少人家都没睡着,一早就来祝家盯着了。
见祝扬灵出门了,不远不近的缀在后边,直到看着祝扬灵进了公社派出所,跟着的人大惊失色,忙不迭的跑回村里。
回去报信儿之后,许多人坐不住了,有的拿了几个鸡蛋,有的从自留地里摘了点儿菜,纷纷去祝家求情。
当然,也有那不信邪的,觉得祝扬灵就是吓唬人的,公安不可能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不过他们要是这么想就错了。
祝扬灵本以为公安应该不会管呢,谁承想在她说明了来意之后,派出所的公安同志很重视。
一位年长的公安对祝扬灵笑着说:“你也别吃惊,实在是这样的事儿太多了,自以为说几句闲话不痛不痒,最后把人逼死了。”
“我们也是怕再出这样的事儿。小同志,你放心,我们会派办事员去你们村约谈的。”
名声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多重要啊,那些长舌妇也不想想自己也是女人,怎么就好说出这么恶毒的话。
祝扬灵对这样处理很满意,她握了握老公安的手,激动的说:“太感谢了,我们老百姓就是需要你们这样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的人民公仆。”
老公安听她这么说,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谣言的始作俑者给找出来。
祝扬灵笑着离开了公安局。
且不说那些被公安找到家的人有多慌张,等公安走了又拎着东西去祝家赔礼道歉,希望祝家不要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