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宠妃死对头(70)

作者:西子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老臣有事要单独启奏陛下,请陛下遣退其他人。”赵王张耀是个瘦长老者,须发皆白,扶着先帝所赐的龙头拐杖,一开口却带着几分严肃。

皇上亲自给他奉上茶,抬头望向张忠国及堂内的四个内侍,摆手道:“都下去,张忠国你到回廊外边守着,任何人无诏不得靠近勤政堂半步。”

“唯。”

张忠国连忙带上那四个内侍一齐出了堂内,又把外面候着的内侍及宫人都打发得远远的,然后自己守在廊庑外边,这个赵王每次过来都神神秘秘的,但每次他来找皇上,就有人要倒霉,这次又不知轮到了哪个倒霉蛋。

勤政堂内。

皇上听了赵王的话,轻笑出声,摇头否认,“不可能,宫里面知道,妃嫔之子,若得立为太子,必须赐死其母一事,唯有朕与皇后,至于其他人,邓庶人疯了,卫庶人被幽禁,若非有孕在身,也早赐死了,朱美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事。”

“退一步讲,也得有人告诉她是不是?”

皇上反问道,又接着解释,“朕不会说,皇后更不会,至于邓卫俩人,当初是一经发现,朕便立即处置了,后又迁出宫,她们并没有机会往外传,朱美人又能从哪知道?”

“皇叔祖不要随便听了什么话,就当真了,朕最近前朝内廷处置了不少人,或许有人在故意中伤,也说不定。”

赵王听了,急得扯着三羊胡子辩驳,“可本王接到的,是太后给的消息。”

“皇叔祖,一个谋害皇子的太后,她的话,皇叔祖也信?况且,邓庶人与卫庶人能知道这个秘密,和她脱不了干系,她已害了大郎和三郎,焉知不是想害四郎。”皇上肉眼可见地冷下来了脸,语气中已带上几分质问。

“陛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太后不是这样的人,她只是重规矩,一心维护祖制,再者,这个秘密能维系百年而不泄,从来就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陛下眼下没有太子,四殿下是陛下年长且健康的皇子,又极得陛下喜欢,或许可早定储君,以安人心,朱美人不管知不知晓,也算死得其所。”

皇上听了这话,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怒火从心头烧起,他费了好大的劲,盯着赵王手中的那根龙头拐杖,才控制住,语带提醒道:“朕谢谢皇叔祖的好意,只是朕尚且年轻,四郎年幼,来日方长,眼下朕并不急于立太子。”

然后话锋一转,带上了几分威严,“皇叔祖,朕敬你是宗室之长,希望你不要听信谣传,朕为天子,自然会维护祖制规矩,你与其相信太后,不如相信朕,毕竟,太后很快就不是太后了。”

“什么?怎么回事?”

赵王一听这话,顾不上劝皇上早立太子,满眼惊愕,想到一种可能,吓得不行,站起身,喊道:“陛下,太后怎么说也是你嫡母,是先帝皇后,陛下怎能废太后,这是大不孝,陛下若行此事,如何……”

皇上没耐心听说教,最近听谢无说得够多了,直接打断了,“并不是朕要废太后,朕只是执行先帝的旨意,先帝曾给中书令谢无留了道密旨,如今邓氏密谋造反被发现,太后又岂堪为国母。”

赵王是不愿意相信。

皇上却没有给对方逃避的机会,直接挑明道:“皇叔祖可去找中书令谢无确认,也可去天禄阁查档。”

他不想再拖延了。

相国寺禅房封闭已达十余日,听杨新来报,邓太后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必须在太后死之前公布密旨,谢无不愿,就让赵王出面,赵王历经四朝,德高望重,在朝臣和宗室中都有很大的威信,由他出面,也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太后被废后再死,省了发丧,也不必他与朝臣及天下人给她服丧。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除了晚上九点之后的更新,其余时间为修错别字。

第42章 推人及己

“娘娘, 临川公主与驸马邓十七郎在大理寺狱中自缢了。”

“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夜里。”曲姑回道。

朱颜沉默了一下,“那个灵照呢?”

“据说早已死在酷刑下。”

曲姑说完,瞧着朱颜面色凝重, 未见欢喜, 斟酌言辞劝道:“娘娘,奴婢知道您心怀恻隐,但他们既然起了害人的心思,害得香草姑娘枉死, 有这样的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娘娘不必觉得难受。”

朱颜听了, 知道曲姑误会了,她的确不想死人, 却也没想放过害了香草的人, 只是她更清楚,这些人这么做,不是针对香草, 罪魁祸首,源头还在她身上,或者在这座禁宫, “我只是后悔,没有早送香草出宫。”

“香草姑娘忠心耿耿,为了娘娘特意进宫做宫婢,哪里会愿意出宫, 她若地下魂灵有知, 如今也能瞑目了, 要是见着娘娘如此伤怀, 反而会不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