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64)

文喜见到后,便骑马靠近车窗,俯下身提醒着李忱,“郎君,是圣人身边的内侍章韬光。”

李忱掀开车帘往外探了一眼,只见章韬光穿着绯色的公服骑在马上,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与十几名护卫禁军。

李忱见他们是从万年县来的,便思索道:“昨日长乐坊的事必然传到了圣人的耳中。”

“郎君是说马车上的人是苏娘子么?”文喜问道。

“极有可能。”李忱点头道。

“圣人为何突然召见苏娘子?”文喜一想到张贵妃的事,不免替苏荷担忧了起来。

“走吧。”李忱似不要紧一般,放下车帘道。

“郎君就不担心么?”文喜问道。

“因为没有见过,所以圣人才会好奇召见,圣人喜欢的是张氏那种柔弱又懂得讨人欢心的女子。”李忱道。

“可以苏娘子的性子,若入了宫…”

“再怎么样她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李忱又道,随后叹了口气,“皇帝多疑,召见苏娘子我并不知情,我若是后脚跟着入宫,必会引来猜忌,况且,以她的性子,越是胆大直白,皇帝便越放心,越是没有心机,她便越安全。”她撩了撩腿上遮盖的袍子,“说不定,她还会替我,将我前去朔方的事先行讲出来,省去了日后皇帝起疑心调查的麻烦。”

“还是郎君思虑的周全。”文喜道。

----------------------------------

——大明宫——

章韬光带领的人马走在朱雀大街东第三街的启夏门街中。

在靠近左侧皇城与太极宫的一段路上,苏荷掀开了车帘。

巍峨的城墙隔绝了皇城内外,皇城东的景风门与延禧门都有全副武装的禁军把守。

太极宫的最东边是太子李怏居住的东宫,苏荷呆呆的望着那堵城墙,一扇门也没有,她觉得十分压抑。

很快他们就到了大明宫前,章韬光示出金符,建福门的禁军勘验后放行。

马车驶入大明宫内,最后在一道宫门前停下,“再往里走,就只有宰相可以乘马入内了。”章韬光与她解释道。

随后便上前伸出手背,苏荷下车,但没有撑章韬光的手。

“要走多久?”苏荷问道。

章韬光收回手,“圣人在内廷,百丈之远,苏娘子请随小人来。”

苏荷跟着章韬光走在宫城的夹道间,期间与不少不同服色的官员擦过,有一些文官傲慢,还有一些则对章韬光十分恭敬,也有人向他打听苏荷。

在得知苏荷是日后的雍王妃时,他们眼里都闪现着不一样的神色,有惊讶,也有恭敬。

“见过崔相。”面对紫袍时,章韬光也十分恭敬的行礼。

远远的,崔裕朝苏荷看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便径直走了,“苏娘子,刚才可瞧见了。”章韬光提醒道,“适才那人是吏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等同宰相,亦是雍王的亲舅。”

苏荷回头看了一眼,那一脸正气之人的背影,“崔相公是雍王的舅父吗?”

“您不知道吗?”章韬光有些诧异。

苏荷有些生气,“我又不认识雍王,她也没告诉我,我怎么会知道。”

苏荷的话把章韬光呛了一顿,章韬光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小人倒是忘了,苏娘子是从九原郡来的。”

“雍王应该算是诸王中性情最好的一位了。”章韬光又道,“和当年的贵妃娘子一样。”

苏荷觉得这个宦官有些啰嗦,不过好像对雍王十分关照,“中贵人说的贵妃娘子,是崔贵妃吗?”

章韬光点头,随后压低声音,“圣人至不惑时,性情不定,皆是贵妃娘子照拂与劝导,内廷上下,几乎都曾受过娘子的恩惠。”

经章韬光一说,苏荷倒是对李忱的生母有了些兴趣。

穿过一道道的宫门与廊道,终于进入光顺门,“这里便是后妃居住的内廷。”

章韬光带着苏荷抵达承欢殿,守在殿门外的冯力见到后便朝他们走了下来。

章韬光旋即小声提醒苏荷,“来人是内侍省内侍监、骠骑大将军冯力。”

这个在大唐甚至比宰相还响亮的名字,苏荷自然听过。

“宗室诸王皆唤冯监为阿翁。”章韬光再次提醒道。

她原以为会是不好相处之人,但等冯力走近后,却是一脸的慈祥,没有传闻中大奸大恶之相,“是苏娘子吗?”冯力问道。

苏荷向其行礼,“苏荷见过阿翁。”

面对日后的雍王妃如此称呼自己,冯力心中十分开心,“不愧是太子殿下替十三大王挑选的元妃,端庄有礼,还是将门之后。”

朝中一些奸佞因贿赂他而得到了高官,若不是近在天子身前,苏荷实在难以将这些联系在一起,“苏荷初来宫中,不懂礼节,望阿翁提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