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516)

为确保林辅国对自己的忠诚,于是便将林辅国召入长生殿旁敲侧击。

“皇后殿下。”

“吾希望林翁是真心辅佐,”王皇后说道,“林翁手中有禁卫军,太子、雍王的生死,现在都掌握在林翁手中,就算河朔要反,又何惧之有?”

林辅国低着头,进前一步道,“昨日雍王入长生殿,与陛下不欢而散,雍王出来时与老奴说道,如果太子出事,那么河朔之兵将剑指皇城。”

“今日察事厅探子又来报,朔方军屯兵关中,对京师虎视眈眈。”

“朔方军不足十万人,而朝廷的禁军有二十万之众,加上中原各军。”王皇后说道,“陛下为防备朔方,早就将各地节度使换成了心腹,他们不会听从镇北王的号召,如今我们控制住了陛下,便是得到了诸镇的支持,镇北王屯兵京师之举,是谋反。”

林辅国思索了一会儿,顺着王皇后的话说道:“现在百官都吵着要见陛下,皇后殿下此刻应该带着赵王前往安抚。”

“陛下的病情,是太子所气,因,镇北王私自屯兵于京畿附近,意欲拥立太子谋反,其余的,老奴去处理。”

王皇后点头,于是带着赵王来到宣政殿,一副委屈哭啼的模样。

——宣政殿——

王氏辅佐李怏时,以贤德著称,因此也颇受群臣爱戴。

“长安城门被封锁,陛下为何不出面见群臣?”

“诸位王公,并非是陛下不想见你们,而是因为昨日陛下召见雍王,想让雍王劝镇北王归京。”

“诸位都知,镇北王自收复洛阳平定范阳后,便率军回到朔方,这些年以来,镇北王多次违抗皇命,拒不奉召,就连正旦大朝也不入谒。”

“而太子李淑,身为储君,竟联合雍王以及朔方军逼宫,欲毒害陛下,若非是吾与林将军赶到,恐怕…”王皇后哭啼道,随后她又道:“如果诸公不信吾所言,现在就可以出长安,镇北王已屯兵关中,剑指皇城。”

群臣听后,纷纷惊恐不已,“太子殿下仁孝,怎会做出如此之事。”

“河朔异动,兵部可知?”王皇后见群臣不信,于是问道兵部。

兵部尚书出列上前,“关中传来消息,的确是有一支兵马入境,军报已经上奏。”

“进奏院也有奏,关中异动,有大军正往京畿道而来。”

群臣听后,无不震惊,“镇北王当真有野心。”

王皇后见百官惊慌议论,于是又道:“就是因为收到了兵部的上奏,所以长安城门才被封锁,禁军屯兵禁苑,增兵潼关,为的就是防备河朔。”

“这些年,因为操劳,陛下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若非是太子急于大位,吾一妇人,断不敢如此,废太子,是陛下的旨意。”

“太子殿下呢?”百官中有忠心于太子的大臣问道,“太子乃国朝储贰,不能全听皇后一人言。”

“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不能妄下定论。”

王皇后看着这群固执的大臣,心有不悦,然而太子淑得人心,无奈只得招来左右,压低声音道:“去告诉林将军,不要留活口。”

“喏。”

“诸位臣工稍安勿躁,吾已派人去将太子淑带来与诸位对峙,届时,诸位一问便知。”

---------------------------------

——雍王府——

被王皇后成功劝反的林辅国带着禁军来到了雍王府。

“太子和雍王都在内吗?”林辅国问道看守的心腹将领。

“回大将军,都在内,末将派人把守着雍王府四周,这段时间,保证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好。”林辅国遂下马入府。

然而当他进到府内时,发现雍王李忱早早等候在前院了。

“太子呢?”林辅国半眯着怀疑的眼睛问道。

“太子不在府中。”李忱回道。

“我亲眼见到太子入了府。”林辅国道,“府外全都是我的人,就算插翅也难以逃脱。”

“不信,可以搜。”李忱道。

“给我搜!”随着林辅国一声令下,门外一支禁军涌入府内。

然而在搜寻了半天,几乎将整个雍王府都翻了个底朝天,却始终没有找到太子李淑的人影。

林辅国从内院走出来,着急的看着李忱,“陛下病危,我们是来拥立太子殿下登基的,他到底在哪儿?”

“拥立太子?”李忱看着林辅国,“恐怕你早已经忘了自己是东宫詹事府太子詹事罢。”

“你以为辅佐赵王,就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吗?”李忱又道,“自古没有哪个帝王愿意做傀儡,放任权臣只手遮天,王氏也并非善类。”

“我可从来没说过,我要辅佐赵王登基。”林辅国阴险的说道,“只要是皇子,便都有继承之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