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帝想要开口说什么时,“罢了。”李怏却挥手,走到御座前转身坐下,“现在的一切,都是朕说了算,吴王谋反,按律当诛。”
“若是雍王也生有不轨之心,朕同样不会手软。”
“你?”老皇帝拄着拐杖转过身。
“来人。”李怏唤道。
林辅国踏入殿内,“陛下。”
“送太上皇还宫。”李怏吩咐道。
“喏。”
“你会遭报应的。”老皇帝敲着拐杖怒指道。
作者有话说:
从今诸事愿,胜如旧。
第225章 平胡曲(五十九)
送走太上皇后, 李怏坐在御座上连声叹气,没过多久,林辅国返回紫宸殿, “陛下。”
“太上皇回宫说了什么?”李怏问道。
“太上皇一句话也没说。”林辅国说道, “但看得出来,太上皇对陛下的做法很是不满。”
“不管我做什么, 他都不会满意的,从来都是如此。”李怏道。
“陛下, 太上皇如今住在兴庆宫,身边有陈元礼、冯力,还有玉真大长公主, 陛下此番杀了吴王, 恐引太上皇不满。”林辅国提醒道,“朝中大臣, 还有不少上皇旧臣,如果他们拥立上皇复辟…”
“上皇有自知之明。”李怏说道,“况且他年事已高, 不会如此想不开的。”
“太上皇虽然没有复辟之意, 但身边之人却不一定, ”林辅国再次提醒道,“如今兴庆宫由龙武大将军陈元礼镇守, 陛下既为天下之主, 应消除祸乱于未萌,何必曲从匹夫之孝, 且兴庆宫与街坊相杂, 垣墙浅露, 亦非太上皇应居之处。”
李怏摸了摸胡须, “你的意思是?”
“大内深严,上皇居之,与兴庆宫并无不同,”林辅国叉手回道,“且既可杜绝小人之惑,又可使上皇享万岁之安,陛下有三朝之乐,也能尽人子之孝,何乐而不为呢?”
李怏听后,盯着林辅国看了一眼,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而是起身往内宫王皇后住处走去。
“朕身体不适,外朝那些事,就交由兄长去打理吧。”
“喏。”
--------------------------------
——兴庆宫——
吴王死后,林辅国趁着太上皇与皇帝父子隔阂,便将矛头对准了兴庆宫,假借皇命派人前往兴庆宫。
老皇帝所喜爱的马匹、字画、珍玩等都被洗劫一空。
“你们不能搬走这些东西。”冯力上前制止内侍省的宦官们,却被推到了地上。
“滚开,老东西。”
老皇帝拄着拐杖来到马厩,发现自己带回来的三百匹骏马只剩下了十匹病弱,于是瘫坐在地上大哭。
冯力前往马厩安抚,“大家。”
老皇帝怒道:“此子愚钝不堪,为奸佞所惑,不得终孝。”
“上皇,禁军来了。”兴庆宫的宦官急匆匆的来到马厩院。
“禁军来做什么?”还不等老皇帝反应,北衙六军禁军将士便涌入了兴庆宫。
陈元礼带着一群老弱将士将众人阻挡住,“尔等无召擅闯,意欲何为?”
“奉陛下旨意,迎上皇游太极宫。”林辅国从禁军中走出说道。
老皇帝知道,李怏是想将自己软禁于大内,与外界彻底断绝联系。
“朕身体不适,不想游园。”老皇帝回道。
“陛下的旨意,请上皇莫要让老奴为难。”林辅国的话音刚落,六军将士剑拔弩张。
老皇帝骑虎难下,只得同意离开兴庆宫,“不要为难我的随从们,我跟你们走。”
“上皇,请。”说罢,林辅国命人牵来一匹马。
老皇帝最后看了一眼兴庆宫,叹道:“想不到最后,我竟连自己的家都不能回。”
“大家,老奴为您牵马。”冯力察觉出了不对劲,于是上前说道,陈元礼也紧随其后,并为林辅国准备了一匹马。
“林将军,上皇游西内,就有劳林将军驱马护送。”陈元礼朝林辅国说道。
陈元礼将缰绳塞到林辅国手中,怒目而视。
林辅国在宫中数十年,自然知道陈元礼的骁勇,只得骑马为太上皇开道。
“上皇起驾。”
禁军遂退去,然而至兴庆宫睿武门时,突然涌出一支骑兵,手持弓箭将宫门堵住,其人数足足有五百人之多。
“奉陛下旨意,兴庆宫狭小,请上皇迁居大内。”五百人同时呵道。
声音响彻整个宫门,使老皇帝差点受惊从马背上摔下。
冯力于是朝林辅国怒骂道:“林辅国,圣驾在此,你怎敢如此无礼?”
此时陈元礼也上前,并拽住了林辅国的马,“林将军,请下马吧。”
林辅国畏惧陈元礼,不得已只好下马。
冯力旋即又对诸将说道:“大唐的天下,乃是从陛下从圣皇手中接过的,陛下是君,难道圣皇就不是君了,尔等身为人臣,怎敢不敬?难道你们是想陛下被天下人指责不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