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445)

李怏担忧自己的处境, 在疑心之下,拒绝与长子长平王相见。

李必得知后入宫劝谏, 却让李怏更加惶恐,不但不与长子相见, 还派遣宦官前往元帅府进行监视。

三子建平王得知,不顾长兄劝阻,直冲入禁中质问作为父亲的天子。

“兄长为陛下殚精竭虑, 从长安西逃再到陛下灵武登基, 哪一件事,不是兄长作为人子、人臣尽心尽力而为。”李潭站在李怏的榻前, 不但不行跪拜礼,反而怒气冲冲的质问道,“陛下在逃亡途中遇险, 也是兄长舍命相护, 陛下怎能因为叛军的所为, 就怀疑自己的长子呢?”

兄长孝心,李潭一直看在眼里, 他实在气不过父亲的做法, “陛下在东宫的这些年里,圣皇疑心之重, 屡屡打压东宫, 又有奸相作祟, 谋害于您, 皆是兄长想方设法化解危机。”

“兄长是什么样的人,难道陛下作为父亲不知道吗?”李潭质问道,“那叛军之子陆庆绪乃一暴虐胡儿,陛下怎可将兄长比做于他?”

面对三子忤逆近似骂喊的质问与顶撞,李怏大怒,“你这是什么态度,又是以什么身份责怪朕?”

李潭瞪着愤怒的眼睛看着父亲,“臣只是见不惯陛下的做法,防人之心不可无,然而兄长是您的亲子啊,大唐已到了四分五裂的地步,陛下不思兴复之事,却于行在防备亲子,挑起内斗,国家危难之际,这是一个帝王该做的吗?”

“混账!”李潭的直言彻底激怒了李怏,他起身朝这个比他还高半个头的儿子重重扇了一巴掌。

被打后的李潭更加理直气壮,他红着双目,“林辅国与王淑妃曾在东宫多次陷害兄长,陛下却充耳不闻,王淑妃欲让南阳郡王李溪取代于兄长,难道这些陛下都看不出来吗?我看陛下眼里只有皇权,根本无心收复社稷。”

“来人!来人!”李怏暴怒,朝殿外大声唤道,“禁军,拿下这逆子。”

只见林辅国带着两个身穿甲胄的神策军进入殿内,“拿下。”很快便将建平王李潭擒住。

李潭见父亲不但不听劝谏,还善恶不分,于是大吼道:“林辅国与王氏都是奸佞小人,陛下亲小人远贤臣,如此昏庸之举,与晚年的圣皇又有何不同。”

“带下去!”李怏盛怒的眼神中忽然生起一丝杀心,“将其打入天牢。”

“陛下息怒。”建平王被带走后,林辅国上前宽慰道。

李怏扶额坐在榻上,“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儿子。”

“建平王也是为了其兄长平王,才会做出如此冲动之举。”林辅国道,“皇子手足情深,这对皇家而言,是好事。”

“手足情深?”李怏抬起头。

林辅国见李怏眼里的疑心越来越重,于是眯眼继续说道:“长平王与建平王的兄弟之情,整个朝中都知道,建平王武艺超群,又十分骁勇,陛下想委任建平王为兵马元帅,建平王得知后,便去找了李长史,将此职让给了长平王,心甘情愿成为兄长的左右手,军中对建平王也是称赞一片。”

“三郎自小就争强好胜,习得一身本领。”林辅国的话,让李怏再一次起了杀心,“他在军中的声望,的确是要盖过大郎的。”

“陛下?”林辅国故作惊讶的看着李怏。

李怏抬头,“长平王生性沉稳,但是建平王…”

“三大王是记仇之人。”林辅国又道,“三大王少时,小人按照陛下的吩咐,对其严苛了些,而这些往事,三大王到现在还记着呢,否则对于小人,三大王也不会如此厌恶。”

李怏按着额头,他再次想起了叛军在洛阳传出的事,眼里满是惊恐,他忽然一把握住林辅国的手腕,“这些天,朕反复做着同一个噩梦,背叛朕的,都是至亲至爱之人。”

林辅国被突然一抓,难免有些心慌,他强装镇定的说道:“陛下,现在禁中里三外三层都是禁军,就算有人有心拥护长平王造反,也不可能闯入禁中的。”

“有心?”李怏瞪圆了双眼,想到三子刚刚的辱骂之言,于是心一横,“朕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即便是错杀,也不能放过任何可能的威胁,兄长明白吗?”

林辅国皱眉,“陛下是说建平王吗?可建平王毕竟是您的儿子。”

“当他帮着兄弟指责朕时,他就已经失去作为人子的资格。”李怏狠心道。

“陛下。”为怕日后李怏后悔而追究,林辅国假意再劝。

“你不用说了。”李怏挥手道,“朕也不愿意杀自己的儿子,可今日的事,你都看见了。”

林辅国闭上眼,叉手道:“无论陛下想做什么,小人都会站在陛下身侧。”

李怏抬起手,犹豫了一会儿后闭眼挥下,“建平王潭,忤逆不孝,欲谋害长兄,赐…自尽,以谢天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