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369)

叛将得意的大笑,而后目光一转,扫视着皇帝身后的宗室,“我们大王有话,把雍王交出来,否则一个也别想活。”

叛将口中的大王,自然是反贼陆善的儿子,所有人都知道雍王与陆庆绪有嫌隙,皇帝的亲从与宗室左右顾盼,她们都想要将之交出,以求活命,然而这一路上却没有发现雍王的身影,“雍王呢?”

见队伍之中没有雍王,想要讨好晋王的叛军,顿时失去了耐心,“男的全给我杀了!”

叛军人数虽少,但杀心却早已红了双眼,擒获北唐天子的功劳,足以平步青云,他们之中无人不想得到,于是争相砍杀唐军。

长平王李淑本在孝真公主身侧护卫,“你去陛下身边。”

李淑回头看了一眼,“姑母。”

“听话。”孝真公主这次并没有严厉的训斥,“就算离开长安,天子依旧是天子。”

李淑这才杀到老皇帝与太子李怏身侧,“翁翁。”

尽管陈元礼将所有精锐都护在了皇帝身侧,但却无法抵挡已经杀红了眼的叛军。

“诛杀昏君,封万户侯。”叛军们高喊着,“杀!杀!杀!”

眼下,皇帝身侧聚集了众多叛军,李淑抓着皇帝,一边杀敌,一边躲闪。

锋利的横刀忽然劈下,年老体衰的皇帝,行动太过迟缓,李淑见祖父无法躲闪,于是提刀挡住,左侧叛军见有纰漏,便也挥刀刺去。

李淑的左手被划出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利刃将老皇帝的幞头砍下。

受到惊吓的皇帝,全身瘫软的倒在泥地里,白发披散,浑身是血迹与泥泞,狼狈至极。

厮杀的阵地中充满了惨叫与哀嚎,皇帝爬在地上,紧紧捂住双耳,“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叛军将皇帝擒住,李淑半跪在地上,想要起身阻止,却被叛军挡住。

叛将砍杀了几个拦路的唐军,便吩咐数十人围住唐军大将陈元礼。

他骑马来到被俘的皇帝跟前,随后跳下马,叛军们将皇帝一脚踢倒在地,仿佛没有人记得,他从前是那个执掌天下的帝王,叛将仰天大笑道:“中原的皇帝,怎么会向我下跪呢?你真给你们李家的老祖宗丢脸呐。”

“不要杀我。”只听得皇帝捂住耳朵不停的喊道。

叛将俯下身,挥手拍了拍老皇帝的脸,问道:“昏君,雍王在哪儿?”

“她在长安,在长安!”皇帝瞪着恐慌的眼神回道,为了活命,便将自己所知全盘托出,“她没有跟我一起西逃。”

“什么?”叛将皱眉,随后直起腰身,“罢了,生擒了北唐皇帝,这也是大功一件。”

就在陈元礼被围,妃嫔女眷们哭嚎声天,叛将因俘获了大唐的皇帝而沾沾自喜时,一支强劲的弩·箭突然射来。

从叛将身后径直穿喉而过,叛将捂着流血不止的喉咙,“什…”旋即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皇帝,看着自己的军功,满眼不甘。

“阿爷!”

射杀叛将的,正是山南节度使、永王李愉,他带着一千人马赶来,将叛军斩杀殆尽。

“一个都不要放过。”

李愉跳下马,扶起地上的皇帝,“阿爷,阿爷。”

老皇帝睁开害怕的双眼,见竟是自己的儿子前来救援了,遂痛哭流涕道:“十七郎。”

李愉连忙单膝下跪,叉手先行向皇帝解释,“臣在山南收到哥舒撼的招讨书信,得知潼关已经失守,于是率军匆匆赶来,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永王来得正是时候,皇帝又怎舍怪罪,他连忙扶起自己的儿子,“若不是你,恐怕我们都要死在这儿,我怎么会怪罪你呢。”

“哥舒撼已经投降敌军了?”从尸体堆中爬出来的张国忠连忙问道。

李愉点头,“哥舒撼现在是叛军的宰相,他写信送往各地,希望我们能和他一样,投降叛军。”

刚经历九死一生的皇帝,将所有怒火迁至哥舒撼身,“岂有此理,朕待他不薄,他竟也投靠了反贼。”

“圣人,臣就说哥舒撼按兵于潼关,便是有叛敌之心,恐怕灵宝的失败,也是他故意为之。”张国忠趁机说道。

李愉随后瞪了一眼张国忠,张国忠害怕的不敢说话,此时无论是军中还是皇帝的亲从,都没有人再向着张国忠,以及谄媚讨好。

叛军对于女眷并未下手,死的多为官吏、宦官,太子由东宫护卫保护,而皇帝一直都由长平王护着,所以都未受很重的伤。

皇帝旋即想起了李淑刚刚为自己挡了一刀,连忙回身快步走去,“小淑。”

长平王坐在一块石头上,汗珠已经布满了整个额头,“翁翁,孙儿没事。”

皇帝见李淑的伤,刀口之深,血流不止,“御医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