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340)

李忱觉得可笑,但她并没有笑出来,而是叩首再次求道:“请圣人赐表!”

李忱的执着,激怒了皇帝,张贵妃见状,连忙起身调和,“哎呀,这是做什么呀,”她拉住皇帝,“三郎,不就是一张奏表吗,妾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竟让你们父子在这儿僵持了如此久。”

“那风长清早就不在了,奏表还有什么用呢。”张贵妃又道,“三郎就将之赐给雍王吧。”而后俯下身小声嘀咕道:“莫要为了一张纸而不愉快,陛下身体要紧呢。”

皇帝见张氏如此体贴,于是便不再与李忱计较,“既然你这般想要,那便拿去吧。”

“谢圣人。”

被搅了兴致后,皇帝也没有继续留在承欢殿,他看了一眼李忱,随后起身离去。

至于李忱与张贵妃之事,皇帝似乎从未放在心上。

“那张谢死表,不是人尽皆知吗,你为了一张已经知道内容的纸,如此求他,又是何苦呢?”张贵妃的语气里充满了心疼,她扶起早已双腿麻木的李忱。

“风长清原是文人,投笔从戎,拼死护国,他写下这张表状,便是知道自己会死,我想,他在落笔之前,一定十分渴望朝廷与天子,能够听从他的建议。”李忱回道,“但是现在,他的尸谏并没有引起重视。”

“所以潼关,守不住了。”李忱黯然失神的说道。

潼关失守,意味着长安也将丢失,所有人包括天子都将流离失所。

张贵妃听到李忱的话,忽然站定不动,此刻她的心中参杂着无数自相矛盾的情感。

最明显的情感,是张贵妃眼中无尽的悲伤,她忽然上前搂住了李忱。

李忱并没有被她的举动所惊吓,但正当她要开口时,怀中却传来了张氏的声音,“不要推开我,就一会儿,一会儿。”张氏一边说着,手中却搂得越发紧了。

空旷的大殿内鸦雀无声,李忱没有作出回应,但也没有推开,“你可以重获自由,不必如此的。”

张贵妃没有说话,只是静静靠着,“这么多年过去,你身上的味道,一点都没有变。”

李忱正要回话时,张贵妃忽然离去,因为她明白,停留越久便会越贪婪,越留恋,她不能这样做。

“好了,你该走了。”张贵妃说道,这是第一次,她主动向李忱下达了逐客令。

越是如此,李忱便越对她感到担忧,“寰娘,我…”

“你再不走,等雍王妃回京的时候,我可要向她告状了。”张贵妃笑嘻嘻的说道。

“十三大王。”冯力亲自将风长清的谢死表送了过来。

李忱看了一眼张贵妃,“我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请你不要让我食言。”

张氏没有回复李忱,只是笑了笑。

当李忱离开承欢殿,接过那张并没有被皇帝仔细阅读的遗表时,整个人都在颤抖。

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却是将大唐臣子的忠心与死效展现得淋漓尽致。

满腔热血,只为御敌平叛,可到头来,等待他的,却只有天子因为听信谗言的杀害。

“天下忠良闻此表,谁又不涕泪,不寒心呢。”李忱长叹了一声,将之小心翼翼的包裹起,旋即离开了大明宫。

当她回到王府时,府中收到了苏荷的来信,与朝廷得到的消息一样,朔方军取得了初战胜利,只是苏荷在信中报喜不报忧。

-------------------------------------

继朔方军的捷报后,朝廷收到了太原尹王成业的请功上表,王成业派使臣献上叛将贺千年、高淼,以及陆善麾下大将李倾的首级。

陆善大将李倾被斩,这极大的鼓舞了抵御叛军的将士士气,皇帝大喜,当即命人将李倾的头颅悬于城墙下示众。

又下令在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当众斩首叛将,以此告诫天下,并对太原尹王成业进行了褒奖与进封。

王成业摇身一变成为了羽林军大将军,而其麾下一百余心腹部将也都得到了进封与赏赐。

——常山郡——

此时,严高清并不知道自己的功劳已被王成业夺去,他采取了贺千年的计策,于河北道散播朔方军即将进攻河北的消息,又派人前往饶阳告知领兵的大将章献城,常山郡兵少力薄,无法抵御朔方军。

饶阳之围果然解去,章献城率军离开饶阳,前往井陉御敌,结果大败。

严高清大喜,于是派遣部下连夜进入饶阳城,慰劳守城的将士。

不久后,严高清公开宣布起兵,并命人传檄河北诸郡。

“天子敕命,天子敕命,朝廷平叛大军已到,先平河北叛乱,河北诸郡叛军,归朝廷者赏,附敌者杀。”

原先投靠陆善的郡县纷纷响应,加上先前响应严真清的郡县,共有十七郡愿意归附朝廷,并以严真清为抵御叛军的盟主,共计兵力二十万,严氏兄弟的起义,切断了叛军与后方的联系以及退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