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50)

李忱放下手中的笛子,擦了擦微微冒汗的额头, 无论是吹笛时还是放下,她全程都在观看苏荷的剑舞,自然也看出了长平王的分心, 以及明白他为何分心。

李忱将目光挪向身侧的孝真公主, 琴笛的坐席挨得很近, 只见孝真公主脸色平静,面对驸马苏镇的殷勤并没有置之不理, 而是接过了消暑的饮子, 轻轻抿了一口。

“听宫内的人说,十三郎要带着雍王妃离开长安, 还惹怒了圣人, 这是要归隐山林吗?”孝真公主开口说道。

“阿姊的消息, 来得还真是快, 忱前脚去的含凉殿,阿姊后脚就知道了。”李忱回道,“归隐山林倒是不至于,只是带着夫人回本家访亲,毕竟,李忱若一直呆在这长安城的话,会让一些人很不安心的。”

孝真公主听后浅笑,“十三郎可真会说笑,凭一几之力安上元之乱,你如今可是全长安百姓最安心的存在。”

“这是阿姊以为的,可不是长安百姓。”李忱说道。

“淑儿的武艺在同龄人中,也算佼佼者,雍王妃不过年长一岁而,其身手,的确是了不得。”孝真公主道。

“夫人乃将门之后,苏家几代人征战沙场,夫人在武术之上有此造诣,只能说是不辱没先人,阿姊能将小淑培养得如此优秀,文武双全,阿姊才是能人呢。”李忱又道。

“十三…”

“阿姊勿要多心。”李忱又道,“李忱从无非分之想,该是淑儿的,谁也抢不走,况且淑儿即将迎娶瑾舟。”

破阵乐结束后,苏荷看着心不在焉的李淑,旋即将宝剑收回剑鞘。

“你的心乱了。”苏荷道。

“如若叔母的心上人有所闪失,叔母还能如此专心于手中剑刃吗?”李淑也将剑收回,看着苏荷问道。

二人伴着破阵乐比剑,已是满头大汗,而甲胄内的衣襟也早已湿透。

苏荷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李忱,回道:“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好,又怎么去救别人呢?”

李淑低头思索了许久,苏荷旋即又道:“你的天分很好,但还不够果断,你有太多的心事了。”

李淑随后拱手,“谢叔母教诲,李淑明白了。”

“你的眼神告诉,你不明白。”苏荷道,“下一次若再遇到,你还是会如此。”

李淑没有答话,苏荷却又并不奇怪的说道:“你是一个有心的人,所以做不到只看眼前的胜败,有心就有软肋,但这样的人,离死亡很近,他还有个称谓,我通常都叫她笨瓜。”

李淑呆滞了一会儿,眼前这位来自朔方的叔母,性情直爽,没有任何的矫揉做作,他忽然低下头笑了笑,“也许李淑就是那个笨瓜。”

冯力搀扶着皇帝回到御座,众人起身至阁中,同时贺道:“恭贺圣人千秋万岁,昭昭大唐,光耀万年,国运永昌。”

“赏。”皇帝挥手道。

“谢圣人。”

------------------------------------

是夜,宫宴散去,成年的皇子公主带着王妃、驸马从大明宫骑马离去。

——启夏街——

苏荷刚上马车便将重新穿上的礼服全部脱下,盛夏炎热,贴身的衣物都已经湿透了。

李忱拿着帕子替她擦拭着额前不断冒出的汗水,伤愈过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苏荷都没有碰过刀剑了,所以今日借剑舞的比试她很是尽兴。

“七娘觉得长平王如何?”李忱替苏摇着扇子,开口问道。

“十三郎问的是长平王的功夫吗?”苏荷摩挲着光滑的下巴,仔细回忆,“身手不错,敏捷,反应迅速,不过力量上差了一些,双十年华,应该是最盛气之时才对,长兄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已能拉开二石弓了,不过长平王是宗室子弟,要文武兼修,不像我们,从小就开始苦训,这力量自然要大上许多。”

“但是长平王的心气不稳。”苏荷又道,“比试之中,竟会因人而分心,刀剑无眼,这是大忌。”

李忱听后叹了一口气,“看来,他还是没有把我的话记在心上,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苏荷回头看着李忱,“十三郎是在担忧孝真公主吗,今日长平王的分心,是因公主。”

“可我却觉得,孝真公主只是表面平淡,好似在掩饰什么,她看驸马,就像是在看物品,但对长平王却不一样,不过我也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苏荷又道。

“孝真姊姊心里有执念,那是恨意化成的执念。”李忱说道,“仇恨一但无法湮灭,很可能会误伤到至亲之人。”

“仇恨?”苏荷愣看着李忱。

李忱叹了一口气,她看向窗外,明月皎皎,“别看今夜皇室众人聚在一起赏乐,这些都是表面,天家,早已离心离德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