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持笛,万春公主奏琵琶,但还有空缺,皇帝便看向太子,李怏连忙跪伏,“阿爷,孩儿不擅乐,恐扰了阿爷与众兄弟的兴致。”皇帝并没有指望太子,于是转头看向其他皇子,“九郎。”
吴王李恪离席来到中央,拿起一只尺八,“臣,领命。”
一直安静无声的孝真公主自知躲不过,遂放下手中酒杯,起身上前,“阿爷,孝真愿抚琴。”
“圣人,犬子珀,为鸿胪卿,常与龟兹、奚、契丹等胡人邦交往来,擅胡乐,可奏筚篥。”张国忠奏道。
皇帝遂将目光挪到了张珀身上,“朕知道张珀,左相崔裕,经常夸赞你,邦交之事处理的甚好,鸿胪寺交给卿,朕无忧矣,来,来,来,”皇帝招手,命人将筚篥呈给张珀,“今日是自家人演奏,无须拘谨。”
“谢圣人。”
“何人会吹笙?”皇帝又问道众人。
“阿爷。”一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生母陈才人的示意下走出席座。
“十五郎。”皇帝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十五子都长得这般高大了。
“孩儿不才,跟随乐师习得吹笙,愿为阿爷助兴。”
“好好好,儿郎们长大了,个个都出类拔萃。”今夜的皇帝,因有儿孙们陪同乐舞,便显得尤为高兴,仿佛回到年轻之时。
小破阵乐为坐部伎,需要金甲胄舞者四人,并用龟兹乐器伴奏。
“阿爷,今日破阵乐,由儿臣们合奏,舞者焉用教坊,不如由宗室子弟将金甲破阵舞,改为剑舞。”孝真公主提议道。
听得孝真公主之意,长平王李淑出席奏道:“孙儿愿为翁翁舞剑。”
皇帝点头应允,孝真公主又道:“儿还听闻雍王妃乃将门虎女,擅用刀剑,不如就由雍王妃与长平王舞剑,一同为陛下贺。”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李忱轮车后的苏荷,事情来得太过突然,苏荷显然是没有准备的,在众人的目光下,她小心翼翼的回道:“妾作为叔母,欺负晚辈,恐怕不太合适吧?”
“雍王妃与长平王年龄相仿,怎能说是欺负。”孝真公主又道,“况且只是剑舞,并非真正比试。”
苏荷低头看着李忱,似乎有些难为情,李忱倚在凭几上抬头问道:“凭七娘的心意就好,若是不想,我便帮你回了,有我在,没有人能够强求你的。”李忱明白,这是孝真公主的试探。
“今天的家宴,大家都坐在一起奏乐,应该是高兴的事,十三郎也在其中,我不想做旁观者。”苏荷回道。
“好。”李忱点头,“比起这身礼服,我想,披甲执剑的七娘,才是真正的七娘吧。”
“礼服厚重,不便舞剑,还请尚服局备衣。”李忱又朝宦官道。
而后便有尚服局女官入内,带雍王妃苏荷以及长平王李淑入室更衣。
作者有话说:
今天女朋友生日,出去吃饭啦,所以更新得比较晚~
凭几:也称隐几,单名曰几,或机,隐和凭都是倚靠的意思,宋以前,胡床胡椅还未普及与广泛应用,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凭几就是供跪坐时腰部倚靠的一种家具,避免久坐腿酸,汉制天子用玉几。(就是跪坐时身侧可以有个倚靠类似于扶手一样的东西,比较适合李忱这种没有力气的人,有些影视剧出现过这个,不过我觉得老三国做得很绝,都快把博物馆仿完了。)
第108章 长恨歌(六十二)
片刻后, 宫人引苏荷回到清晖阁中,再入阁时,礼衣换戎衣, 穿上不再束缚手脚的甲胄后, 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了许多,如今的苏荷, 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
而在众人眼中,适才那个礼衣下相貌平平的雍王妃, 穿上戎装犹如脱胎换骨。
女子穿男子袍服者并不少见,但在太平盛世之下,戎装却极少, 礼衣虽宽厚沉重, 但甲胄用铜铁所铸,其重量远高于布料。
宦官拿来两把铁剑, 而非舞剑,随后给了长平王李淑与雍王妃苏荷。
苏荷刚拿到剑,开鞘半寸, 光照寒芒, 刺入眼中, 她有些迟疑,既是舞剑, 又怎会用开锋的利刃, 但也正好,比起道具, 真剑更为趁手, 于是苏荷朝皇帝道:“圣人, 可否让妾试一试这柄剑?”
得到皇帝的点头应允后, 苏荷遂将铁剑拔出剑鞘,在晚霞笼罩照的清晖阁里比划着,剑光折射,宝剑划破空气,发出声响,随后回鞘,这一套动作下来,如行云流水,十分娴熟流畅,更是惊讶住了众人。
遂有人小声说道:“看来坊间的传闻是真的。”
“以雍王妃的身手,怕是没有恶人能近得十三郎的身了。”万春公主从旁笑道。
“苏荷军户出身,恶人倒是不怕,就怕居心叵测的小人与伪君子。”苏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