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33)

李忱挥了挥手,“说来惭愧,那作恶之徒,还是我崔氏族人,出手也是为家族除害。”

“来了这么多人吗。”长史将吴王李恪请入内,吴王看着众人道。

“兄长。”李忱唤道,而后便向众人介绍。

“这是内人的父、祖、表兄。”

“这是我的九王兄,吴王。”

“见过吴王。”苏仪领人行礼道。

吴王客气的回礼,一切恢复如常,仿佛上元夜之事未曾发生过一样。

“诸位高堂,请入青庐上座。”安排礼节的长史看着时辰,于是迈步上前提醒道。

此刻天色依旧朦胧,院中点满了宫灯,宫人侍女纷纷也各提灯引路。

青庐内摆设花堂,置香案,以长史为礼官引赞,苏荷携李忱进入花堂,“进香。”长史呼道。

二人进香,“跪。”叩拜,而后献香,“跪。”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进香之后,侍女引高堂入座,吴王、曾文甫、苏仪。

“一拜。”新婚二人朝天地跪拜。

“二拜。”随后面向高堂叩拜。

“对拜。”夫妻对拜,由妻先行一拜,起身后再由夫拜。

拜堂之后,曾文甫又拉着李忱在屋内说了好一些话,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嘱咐着李忱。

“那丫头从小就没了娘,几个姊姊又是软弱的人,跟着父亲过得苦,如今一个人嫁到长安,人生地不熟的,老头子我很是担忧,如今看到了你的心意,也就放心了许多,我是个乡野粗人,不懂这么多规矩和礼节,但也明白侯门深似海的道理,希望雍王能够永远记得自己的承诺,若是有一天,您厌了,倦了,还请看在今日的面上留些情分,告知老朽,老朽自当接她离开,不再叨扰您,就当是老朽的乞求。”

李忱看着曾文甫,并没有说什么信誓旦旦的话,而是点头应道:“我答应您,若将来改变心意,也一定会将她完完整整的送回到您的身边。”

咚咚!——

“李郎,陈长史说该沐浴更衣入宫了。”苏荷走到房门口,轻轻敲门提醒道。

“好。”

--------------------------------------

新妇面君,拜见姑舅之前,先要沐浴更衣。

——浴室——

苏荷将李忱推进飘满了热气的屋内,池中早已备好了热水。

没过多久,二人的衣物就堆在了一块,苏荷将李忱抱入温水中,用沐浴的澡豆,洗净昨夜的汗渍。

池水让身体迅速升温,也勾起了心中那抹正在燃烧的□□。

二人贴合在一起深吻,但并没有持续多久,李忱便从拥吻中睁开眼睛,轻声提醒道:“一会儿该耽误时辰了。”

苏荷勾笑着嘴角,搂着她的腰,凑到李忱耳畔,轻声道:“那就,暂时先放过你。”说罢便从她的怀中抽离,艳红的指尖刻意从李忱白皙的脖颈处轻轻划过。

原本是顾及时辰,恐误了入宫的礼节,可离了温柔乡,李忱却又顿感不舍。

再想挽留时,苏荷将她拦在外说道:“阿忱怎还变成了一个性急之人,明是你要先推开的,可不能怨我哦。”

李忱坐在池中哑口无言的看着苏荷,引得苏荷捂嘴一笑,主动凑拢小声道:“来日方长,今后要过的夜晚,还多着呢。”

作者有话说:

澡豆类似于现在的沐浴露,洗面奶,香皂。

婚制是我参照新旧唐书后做了修改的,简化了一些复杂的祭祀礼节。

第102章 长恨歌(五十六)

——大明宫——

皇帝虽与雍王在亲迎礼之前有过僵持, 但之后的礼节依然没有落下。

中宫未立,便以庶母张贵妃为皇后位,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 正坐殿内, 御座下侍卫官列仪仗如常。

皇帝落座后,尚仪奏内殿, “外办!”

司言将话传话尚宫,“外办。”

由尚宫引张贵妃出殿落座, “贵妃娘子。”尚宫叉手请示。

但此时的张贵妃,还慵懒的坐在内殿中并没有更换揄翟以及贵妃首饰,“皇子大婚, 亲迎礼的次日, 新妇向舅姑行贽礼是惯例这我知道,但今日这场合由我这个庶母出面, 怕是不妥吧?”

尚宫恭敬的站在一侧,“贵妃娘子执掌凤印,形同中宫, 如今皇后未立, 贵妃娘子就是天下内外命妇之首。”

听到尚宫之言, 张贵妃捂嘴颤笑了起来,连她自己都不信这话, “内外命妇之首吗?”

尚宫瞧了一眼尚服, 尚服遂叉手,“张娘子, 吉时已近, 雍王与雍王妃怕是已经等候在殿外了, 您该更换翟衣与花钗冠。”

张贵妃瞧了一眼尚服, “许姐姐,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思的。”

许尚服摇头,“婚丧是大事,唯此之上,您无法任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