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173)

李忱睁着双眼,“雍王之妻的名分,绝不会成为你的枷锁。”

苏荷笑了,因为李忱的话,“你知道吗,如果换做是别人说这种话,我一定不会信的。”

“不,”李忱摇头否决,“我希望七娘明白,李忱给出的承诺,不是因为同为女子的无可奈何,而是…我心中所想。”

对于李忱的话,苏荷呆滞了片刻,片刻后,她再一次笑了,笑得很自然,是由心而发,“我明白了。”

“小郎君。”一句带着粗喘的声音从山腰处传至山上。

没过多久,两个宦官便提着宫灯登上了山,冯力提着下裳,每走几步便要歇息喘气。

“冯翁?”李忱侧头,苏荷也从座上起身。

进入翠云亭,冯力一手撑在木柱上,粗喘着大气抬头,“老奴就知道您在此处。”

苏荷遂上前扶着冯力,“这山如此高,翁翁怎么亲自上来了。”

歇息了一会儿后,冯力看着李忱与苏荷,“这都要夜禁了,十三大王难道要和苏娘子在这山上过夜不成?”冯力直起腰杆,“再说了,山上风大,您这身子骨怎经得住啊,要是贵妃娘子知道了,指不定得多心疼。”

“已到夜禁时辰了吗?”李忱惊讶道,“时间过得好快。”

“圣人将太子汤旁侧的少阳汤赐给您了。”冯力又道,“以往都是赐皇长孙长平王,这不,今年您来了。”

李忱抬眼,冯力意会,“大王不用担心,长平王跟太子殿下在一起。”

“您在这山上吹了风,正好回去泡泡温泉,暖暖身子。”冯力又道。

于是一行人便从翠云亭离开,到山下时,宫门已经关闭,幸而有内侍监冯力在,有天子敕命,方得夜开宫门,昭阳门内是前殿,冯力将二人送至前殿左侧的少阳汤方才离去。

-------------------------------------

太子汤与少阳汤都在昭阳门前殿东侧,殿西侧则有尚食汤与宜春汤。

太子汤与皇帝专享的九龙汤中间隔着日华门。

——九龙汤——

今年的九龙汤,装饰着东平郡王陆善进贡的玉石雕,石梁雕刻的莲花横于池面之上,以及旁侧用白玉石头雕刻的鱼龙。

昏昏沉沉的皇帝从飞霜殿乘辇至九龙殿,热气从汤池内缓缓飘出。

等池水刚刚好没过莲花时,宫人便上前替皇帝宽衣解带,劳累了一整日的皇帝抬脚踏入汤池中,就在入池睁眼时,池边玉石雕刻的鱼龙忽然浮出水面,大雁展翅,皆向他袭来,皇帝吓得从池中跳起,眼里充满了惊恐,连魂都差点丢了,“这是什么东西。”

“圣人,这是东平郡王进献的白玉石雕。”宫人被皇帝这一举动吓到,于是解释道。

“把这些鱼龙拿出去,给朕砸了!”皇帝怒道,“朕不想再看见它。”

众人皆不明所以,只得安吩咐照做,“喏。”

经这一吓,皇帝心思全无,便匆匆返回了飞霜殿,又召张贵妃陪侍。

而汤池里用白玉石雕刻的鱼龙,才刚送过来没多久,便被皇帝下令砸碎,汤池中的装饰只剩下了石莲花。

-----------------------------------

——宜春汤——

九龙汤的惊魂并没有影响到其他地方,孝真公主坐在汤池内,身体逐渐发热变得红润。

吱~

忽然,殿门被打开,一道光束透过屏风照了进来,听到步伐声后,孝真公主并没有起身裹衣。

“夜闯汤池,打伤看守,这可是重罪。”孝真公主用手掌舀起一勺水淋在雪白的肌肤上。

“我只是让她们睡着了。”月光照射下的身影,是个身穿盘领窄袖的少年,他站在屏风外,再没有了其他动作。

“你半夜跑到宜春汤来,就不怕圣人知道了,责罚于你吗?”孝真公主说道,“长平王。”

“圣人要罚,便罚。”李淑回道。

“少阳汤无人看守吗?”孝真公主道,“容你这般放肆。”

“十三叔在少阳汤,和未来的叔母一起。”李淑又道。

“什么?”孝真公主转过头,看着屏风外静立的身影,“这是圣人的意思吗,可他二人尚未成婚。”

“姑母知道的,圣人从来不会在意女子的死活,更别说名声这种东西。”李淑道。

“他的政权,可是从女人手中抢回来的。”孝真公主颤笑道,“自是恨透了女子当政,在他眼里,妻女也不过是随时可以抛弃的玩物罢了。”

“十三叔与我说过,”李淑抬头看着屏风内的女子,“姑母的执念太深了,所以…”

“所以他让你提防我是么?”孝真公主道。

李淑低下头,没有作答,但对汤池中的人而言,沉默便已是答案。

孝真公主从汤池中起身,只简单的裹了一件薄衫从屏风内踏出,“那么你呢?”她看着李淑,“你心中又是如何以为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