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170)

“小人了解这些武将,他们都是有功之臣,对依附张李这等奸佞而升官发财所不耻,王瑞能与他们结交,想来品性应该不差。”文喜说道。

“王瑞有两个嫡子,以前从未听过他为嫡子举办周睟,而今却为庶子大肆操办…”李忱轻皱眉头,似乎觉得邢载与王瑞之间,有些可疑。

“也许是因为王瑞并不喜欢自己的正妻,偏宠妾室呢。”文喜说道,“国朝官员,宠妾灭妻之事不在少数。”

“那结交武将又作何解释。”李忱说道。

“王家也算世家,郎君忘了吗,王珙王瑞两兄弟是将门出身,他们的祖父是被则天皇帝流放至崖州病故的西域名将王方易,说起来王方易还是高祖皇帝同胞妹妹同安长公主之孙,也算是半个李氏后人。”文喜提醒道,“昔日,王公在伊犁河与热海一战,扬名天下,西域震服,为军中将士之楷模,就是今天,镇守西域的那些将士,仍然敬仰着王公,王瑞结交的,都是在西域立功,调回京城的功臣,他们之中,有的还曾是王公部下的后人。”

经过文喜提醒,李忱这才想起来,王珙王瑞两兄弟虽都是文官,却为将门出身,到他们父辈时,天下安定,由武转文,族中最高成就,官至将相,四世三公,乃真正的官宦人家。

“这些都是大唐的纯臣,就算聚在一起,也不会如何,更不会像张国忠与李甫那样危害国家。”文喜又道。

“恰恰是纯臣,在这样的统治之下,才会更有反心。”李忱摇头道,“若非愚忠,没有人会满意不公的安排,积累得久了,终归会爆发的。”

“啊?”文喜呆住,“郎君的意思是,现在朝堂上最有可能造反的,是这些忠心之人吗。”

“奸佞需要依托皇权而生,这也就是为何有些帝王明知道是小人,却仍然启用甚至是重用。”李忱说道。

“郎君说的,是则天皇帝吧。”这次,文喜总算听明白了。

“有些忠臣,他们忠的不是君王,而是国家。”李忱道。

“那这个王瑞?”文喜看着李忱。

“先着人盯着吧。”李忱说道,“不管是否与我的案子有牵扯,上升至国家,总要防患于未然。”

“喏。”

---------------------------------

天圣十年冬,十月,战事停休后,皇帝携张贵妃游幸华清宫。

早在九月,宫中便开始筹备骊山之行,几乎在每年的十月,皇帝都要前往华清宫过冬,从开皇初年始,华清宫就在不断扩建,直至今日,成为规模最大的行宫,因游玩频繁,久而久之,华清宫附近也逐渐繁华了起来,形成了一座新城。

——王宅——

“王兄。”邢载提着两壶好酒登门,却发现王宅上下都在收拾行李,书籍衣物各放满了一个箱子。

“邢郎。”王瑞走了出来。

“王兄这是打算出远门吗?”邢载疑惑的问道。

王瑞摇头,“圣人要去华清宫,所有朝官都要从幸。”

“华清宫?”邢载看着王瑞,“可是王兄不是说户部…”

王瑞叹了一口气,“圣人每年十月都要去华清宫过冬,只有去年因为冬至大朝,而今年因为战事,圣人很不开心,陆善吃了败仗后,入朝进献了许多白玉石雕,圣人大悦,命人将其陈于华清宫的九龙汤中,所以这华清宫,圣人必是去定了。”

邢载有些吃惊,王瑞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贤弟放心,开春之前圣人就会回来,这段时间,长安城就交给贤弟了。”

邢载叹了一口气,将酒给了王瑞,“战事刚停,天子却只顾享乐,穷奢极欲,可曾想过百姓之苦。”

王瑞收了酒,将之放进了衣箱里,“这恰好能够证明我们做的选择没有错。”

皇帝出游的消息在长安城传开,是日清晨,北衙禁军便整齐待发,将御驾所经街道封锁,百姓只能站在巷口远远观望。

大驾出行,夜警晨严,夜警十二曲,中警七曲,晨严三通。

晨严三通,是为御驾出行的三次击鼓警戒,以及告知与提醒所有人做好准备,分别于七刻前击鼓一严,前五刻击鼓二严。

咚咚咚!——

出发前五刻,击鼓二严,左相程希烈持笏站于大殿前高声奏:“请中严!”声音层层下传,有司于殿前开始陈列卤簿。

三刻钟后,第三严鼓声响起,咚咚咚!——

皇帝扈从亲卫以及侍从官诸卫队按照顺序进入殿庭于御驾左右陈列护卫。

“圣人至!”宦官呼传。

皇帝携张贵妃入殿,太常奏晨严之曲,使原本就安静的大殿更加严肃了起来。

礼乐声响彻整个大殿传至殿外,“起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