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158)

——周王府——

因边境的战争,使得周王婚事延期,过意不去的皇帝,便派出了两批宦官前往张家与周王府安抚。

周王坐在一颗树下纳凉,眼睛盯着池面一动不动。

忽然水池中的浮漂动了一下,周王拉起鱼竿,一条小鱼被钓了上来,周王挑眉,“平安,这池里不会没有大鱼吧,吾今日还等着吃自己钓上来的鱼做鱼脍呢。”

水桶内空空如也,钓起来的小鱼都被周王扔回了池中,平安是周王的贴身侍从,“不应该啊,大王,小人明明投放了许多大鱼…”

“那你是说寡人学艺不精咯?”周王侧头。

平安吓得跪伏于地,哆哆嗦嗦道:“大王恕罪,小人不敢。”

周王伸出手,“大王,章内侍来了。”家奴走近叉手道。

章韬光踏入院子,看着周王与平安,笑道:“十大王这是怎么了?”

周王半眯着笑眼将平安扶起,“我在这儿坐了半天,馋鲙馋得很,可那大鱼总是不上钩。”

章韬光遂笑了笑,“十大王贵为皇子,哪用得着自己亲自钓鱼呀。”

“呈上来。”章韬光挥手。

十几名宦官手提食盒走上前,周王疑惑,“今儿这是怎么了?”

“婚事,想必礼部那边已经告知了十大王。”章韬光道。

“章内侍是说延期大婚吗?”周王一边说话,一边打开食盒。

佳肴的香味瞬间溢出,周王搓了搓手,“国朝的战事自然比我的婚事更为重要,既然户部缺钱,理应先填补战事。”

十几道御膳,其中还有两道做法不同的鱼,光是闻着香味,就已令人垂涎三尺,周王自然无法抵御这样的诱惑。

“大家若是知道十大王有如此心,必会欣慰的。”章韬光道。

周王侧头,看着一旁的章韬光,笑道:“章内侍也知道,寡人一向不在意这种虚礼,况且圣人差你送来了如此多御膳,民以食为天,天下可还有比这个更珍贵的东西吗?”

章韬光楞了楞,他从周王的话语中似乎听出了什么,“有人以权为贵,有人以钱为贵,这些都能买到无尽的粮食,只有十大王觉得,能用钱买到的粮食,是珍贵的。”

周王摇头,拿起一盘菜反问道:“若连生存之道的粮食都没了,钱和权,还有何用?”

章韬光楞了片刻,微微弓腰,从周王府离去后,他便将周王的一番话传给了皇帝。

府内,周王看着桌上章韬光送来的十几道御膳,“平安。”

“大王。”平安叉手。

“圣人赏赐的御膳吾一个人吃不完,你陪吾晒了半天,坐下吧。”周王道。

“啊?”侍从眼里闪出一丝惊讶,他走到桌前,小心翼翼的坐下,“大王。”

十几道菜,平安几乎都尝了一遍,一边咀嚼一边高兴道:“大王,小人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周王低头盯着菜肴,暗松了一口气,满眼思绪的望着窗外,“寡人近日总觉得不安宁。”

平安咽下嘴中的食物,“是因为,与张家的婚事?”

周王扶额,细细思考,平安所问并非延期,他所思也非是此,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娶张氏。

让他陷入思考的,是婚姻的始因。

“婚事是张贵妃所提,我原是想娶崔裕之女,崔裕为人谨慎沉稳,而张家…”周王眼里透着一起凶狠,他忽然想到了张贵妃与李忱的关系,不禁皱眉,“难道这是雍王的意思吗?”

“可以雍王那孤傲的性子,又为何要阻我与崔氏的婚事…”一边思考,一边起了疑惑。

“大王,”平安看着周王如此迷惑,遂说道:“崔家小娘子是雍王的妹妹,小人听说,雍王与崔小娘子私交甚好,崔相与郑夫人管得严,但崔小娘子依旧时常往雍王府跑,按理,他们虽是兄妹,但非同宗,且二人皆未成婚,或许她们之间并非兄妹之情那么简单,只不过如今雍王被圣人先赐了婚,而这婚,又是太子殿下主张的。”

“十三郎与崔氏感情深厚这我当然知道,只是如今时局混乱,张氏在计划之内,此时与张家联姻…”周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非我所愿。”

平安知他所想,小心翼翼的问道:“大王还在惦记崔小娘子吗?”

周王夹起一片生鱼薄片,沾上酱汁,缓缓念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然最终,事与愿违呀。”周王将鱼脍送入嘴中,心满意足道:“这龙池里的鱼,就是不同凡响。”

-----------------------------------

——靖安坊·雍王府——

正在雕刻木偶的李忱连续打了好几个喷嚏,她放下手中的刻刀,向窗外撇了一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