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14)

仪仗队内,掌管东宫车马仪仗的太子仆,十分不解皇太子的用意,便回头问道:“殿下,容臣多嘴,臣不明白,九原太守苏仪,虽出身太原苏氏,然苏仪之家,却并不出名,殿下初到九原,为何要让苏仪之女做雍王妃。”

皇太子和善,对于东宫属官的问话,耐心解释道:“吾看中的是苏氏之女的豪爽与武艺,苏家乃将门,十三郎体弱,又腿脚不便,有这样的王妃陪伴在身侧,今后也能多一份保障。”

“十三郎的母族本就是清河崔氏出身,他又还有个做相公的舅父,若是像裴氏那样的望族,则权柄太重,会受圣人猜忌,说到底,十三郎的腿变成如此,吾当初也有责任。”说到这儿,皇太子连声叹息。

太子仆便道:“殿下宽厚仁慈,臣想雍王,定能明白殿下这一番良苦用心的。”

“但愿吧,”皇太子道,“圣人宠幸张贵妃而疏远吴王与雍王,眼下吴王重新娶妻,只有雍王也娶了妻,才能早早避嫌。”

-----------------------------

——长安·大明宫——

天圣九年,七月初秋,南方官道上,一匹快马昼夜疾驰,将一箱新鲜荔枝送往长安。

七月初一,本该朔望视朝之日,然天子今日又未至宣政殿听政。

自天圣五年后,天子开始不听政,仅以百官于宣政殿内待命,听候天子传唤,入紫宸殿独议。

一众朱紫,持笏坐于朝堂上,至天明日上三竿也未能等到皇帝出现,紫宸殿的传唤似乎也没有动静,递交的奏疏也无回应。

左侧席座上一身穿紫袍,腰系金带,悬以金鱼袋的官员从坐上站起,将笏板砸于地上,指着朝堂之上悬挂的秦镜怒骂:“既然朝堂上的秦镜无法震慑妖邪,那还悬于此作什么。”

“相公息怒。”因朝堂上有御史台的纠察官,群臣便纷纷上前劝阻。

“右相,宣政殿内切不可如此动怒啊。”一旁的几个宰相也一起劝阻。

中书令章寿接过官员替他拾起的笏板,与群臣跪伏于大殿中央,“请圣人视朝。”

“请圣人视朝!”

此刻皇帝还在光顺门内的后宫之中陪同张贵妃用膳,因周王刚及冠,皇帝遂也独召了周王李恬视膳。

“昨日你母亲与吾提及,你如今是众兄弟中最年长而还未娶妻,既已行冠礼,便也要开始着手婚娶了。”皇帝道。

“婚姻之事,全由父母之命,儿都听阿爷的。”周王放下筷子朝皇帝叉手道。

“哎,纳妃这样的大事,自是你自己也满意为最好,毕竟是元妃。”皇帝道。

“是,”周王回道,“儿的元妃,还要阿爷满意才是。”

“大家。”内侍监冯力弓腰进入殿,俯身在皇帝耳侧小声嘀咕了一阵。

皇帝将筷子一拍,随后起身暗暗骂道:“这个章寿,吾迟早要杀了他。”

周王与贵妃张氏遂起身,“三郎…”张贵妃喊道。

“前朝有些事,吾先过去一趟。”皇帝道。

“恭送圣人。”

于是殿内只剩下“母、子”二人,周王朝张贵妃叉手,准备离去,“贵妃娘子…”

“周王是想请辞,去探望德妃娘子吧。”张贵妃道。

“贵妃娘子聪慧,如今恬及冠开了府,便不能再像儿时那样日日伴在母亲身侧的了。”周王道。

“德妃娘子就在不远的珠镜殿内,周王也不必急于一时。”张贵妃又道。

听出了留人之意,周王遂坐下,尚食局的宫人将今日岭南快马送到的荔枝洗净装盘送往承欢殿张贵妃处。

张贵妃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端到周王跟前,“岭南新鲜荔枝,吾知道,十郎也是十分的钟爱。”

周王看着刚刚采摘下的荔枝,眼里冒出了光,“果然,长安只有贵妃娘子这儿有最新鲜的荔枝吃。”

“无功不受禄,我猜,娘子是有什么事想问恬吧。”周王微眯着双眼,“是吴王,还是,”旋即停顿,抬头盯着张贵妃,意味深长道:“雍王?”

作者有话说:

仅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但出场人物的原形,年龄官职都会有出入。服化道与叉手礼,可参考长安十二时辰。

新文宝儿们多多留评哈~

第7章 朔方行(七)

张贵妃剥开一颗荔枝,将其送入嘴中,一举一动,都是女子的风情万种,“岭南来的荔枝,我独得了一份,给周王的十四颗荔枝,不多不少。”随后将核慢慢吐出,拿起帕子轻轻擦拭红唇。

而周王眼里却只有他的荔枝,“天下之事,唯美食不可辜负。”周王拿起一颗荔枝,“十三郎不在长安,冠礼之后就不曾见其人影了,想来应该出京一月有余了。”

“十三郎出京,难道九郎不管他吗?”张贵妃皱眉道,“他明知道十三郎有腿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