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衣也不急于谈买卖的事,只说亲戚在附近买了大块地,要做一些宅子,还要在门口的河上修座木桥,恐怕需要不少木材。亲戚在外做官,所以将此事都交与了他。只是目前匠人还在画图纸,他只是先来瞧瞧。
掌柜的的一听,丝毫也不起疑,外放的官员在家乡做宅子那是惯例,而且上次知县大人对这位‘李公子’的态度也颇恭敬,可能就是因为他那在外地做官的亲戚吧。
眼看着这么一大笔买卖,他当然不能放过,这里到处都是木材铺子,等过几日,还不知这位贵客会转到了哪家去……
于是掌柜的热情地为张金衣介绍道:“公子现在进木材正是时候,等再过些时,河水涨了,木材就会贵很多,公子要得数量又多,一根贵一点,合起来就不少了。现在的木材行情已经是一天一个价了,明日来还不知要涨多少。”(未完待续)
第八十一章 谈妥买卖
“真的要涨吗?”张金衣故作疑状。
“当然,这是我们昨儿卖出的价钱和方才卖出的价,李公子一看便知。”掌柜的忙命伙计将账本拿来,递给了张金衣。
张金衣大致看了看,又道:“可是,我若现在就将木材进回去堆放在空地上,若是被人盗走十几根也没法发现,那岂不是更不划算。”
“这有何难,李公子已经是熟客了,若是在我们‘鲁记’买下了木材,可以免费存放在我的沙地里,等到图纸做好了,李公子要用的时候再过来搬就是。”掌柜的反应何其灵敏,他们有几十亩沙地用于存放木材,不够还可以再租,这对于他们完全不是问题。
张金衣低头不语。
“公子难道是信不过在下?!担心付了银子到时候却收不到木材?哈哈哈,公子大可放心,我‘鲁记’在这里做了快二十年了,再大的买卖也没有贪过一钱银子,少过一寸木料。而且因为公子不是当天要,我们会立字据的。”
“倒不是信不过掌柜的,就是听说‘鲁记’的口碑好,所以上次我才选了这里。但是,这也不是我自个儿的买卖,毕竟我还要与人交代,不能有一分差池。而且现在还未开始施工,就拿这么一大笔银子出来,怕是不妥。听说以往还有人是先付一半的银子,等做好了宅子再结余剩下的。”
掌故的听了,干笑了两声“不知公子是听何人讹传,哪有这样的事,像我们铺子每日进出近千两的买卖,若都是如此等宅子做好了再结余,早就关门大吉了。”
“那么,我能不能先付一部分,掌柜的将我所需要的木材都进好存放好,而后等我要运走的时候再付清剩余的银两,可否?这样掌柜的也不必担心收不到余款,我也不必担心木材被盗,不必为了还没有进家门的木材一口气付出几千两了。若是不行,那我还是过段时间再来吧。”
见掌柜的仍在犹豫,张金衣微微颌首:“那打扰了。”说完即起身准备走。
掌柜的见状,忙拦住他:“那么公子需要多少木材,大概什么时候能运走?”
张金衣心中暗喜:“我想先付一千三百两,想要四千两的木材,三日内就要备齐木材,至于价钱就按这三日里价钱最高的那天算。但是何时运走我不还不能十分确定,但是绝对不会超过八月中旬,也就是说八月二十日之前,我一定会运走,若是要延迟,我会付双倍的租金。这样可好?”
“四千两?若是客人要四千两的木材,那至少先请付两千才行。”掌柜的一听确实是笔大买卖,忙请张金衣坐下再谈。
张金衣摇摇手中的纸扇,挑眉道:“我只能付一千三百两定金,若是掌柜的觉着四千两的木材多了,那我就要三千两的吧,以后不够了再说。兴许还是会来这里补齐的。若是掌柜的同意,我们就签订一份书面协议吧,我会请知县大人前来公证的。这样大家都有保障。”
“既是有知县大人作保,那就四千两吧。”掌柜的一咬牙还是答应了给四千两的木材,一千两的木材可以净赚两百多,而且这位公子也爽快,卖价也好,又有知县大人作保……
“这是一百两定金,掌柜的今日就开始进木材吧,明日我会写好协议和知县大人一同来的,会带一千二两银票来。对了,掌柜的一定要在三日之内就将我要的木材准备好,我要在每根木头上都做记号。”张金衣首先拿出一百两银票交给掌柜的。她之所以这么说,是怕掌柜的为了不压资金节约沙地过半月再进木材,那样山洪暴发,就进不到木材了。
“这个公子请放心,我们既然答应了,三日内定然会准备好的,到时候请公子来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