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寓辞去了学校广播站的工作,潜心学习,他的成绩虽然在这个不入流的高中里算得上出众,但是放到全省他向寓根本不配拥有姓名。
他只有加倍努力。
终于在高三的寒假,他拿到了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考第一的名次,这是他踽踽独行那么久,见到的第一束光。
人长大之后,就会发现日子过得飞快,好像只是一瞬间,他就进入了高考的考场,又是一眨眼的功夫,高考出分了。
出分那天他接到发小江桐的电话,对方火急火燎的,因为有太多话想说,语无伦次了很久才正式说道:“你看全市高考排名前十的名单了吗?”
“我关心那个干什么?”
“你知道我们市第三是谁吗?”
向寓心跳漏了一拍,喉咙发紧:“谁?”
向寓从江桐嘴里听到了那个他日思夜想的名字。
白之乐。
白之乐没有转学。白父白母怕影响他的成绩,还是让他留在了一中。毕竟以白家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他们找到下一个跟一中同等水平的学校。
白之乐虽没有转学,但是申请了走读,每天十点晚自习下课,白父都会骑着他的电瓶车在外面等。
一中是一所高校,周末和假期都是允许学生留校自习的,要求是让他们在晚上十点之前必须回家。
好不容易得来的周末和假期,没有人会选择留校自习,也就只有白之乐一个人,自从跟向寓分开之后,每一天都一个人在学校待到晚上十点,然后由白父接他回家。
他被看管得像个见不得人的残缺品。
日日如此,没有一天变过。
他们完美地错过相遇的机会。
然而就算知道白之乐这一年还留在市内,向寓也没有勇气去打扰他。只是让江桐靠着他的人际关系,偷偷打听白之乐去了哪座城市,哪个学校。
七月底,各大院校的通知书都纷纷下来了,江桐得到白之乐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给向寓打了电话:“白之乐去了理工大,我有个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理工大距离你的传媒大学有5.20公里,你们好歹是在一座城市了。”
向寓忽然笑了。
5.20公里,真是一个浪漫的讽刺。
江桐还说:“白之乐高中毕业之后办了手机号,也注册了Q.Q账号,我都拿到了,发你短信了,你看着加吧。”
手机号向寓后来存了,但是Q.Q号他一直没敢鼓起勇气去加。
大学四年,向寓接了很多配音的活儿,纪录片、广告、动漫、有声书、广播剧……能录的他都去录了,为的就是那点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希望——那个人能够听出他的声音。
不过分开五年,他也结束了变声期,听不出声音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向寓大四快要结束的时候,室友想拉他去看了一场和别的学校的练球联赛,向寓那段时间正在准备着毕业,便拒绝了。
他在宿舍论文写了一半,临时被专业课老师叫出去帮忙,回去的时候路过操场。
此时的篮球比赛已经结束了。
向寓并不想去关心这件事,却碰到了过来上洗手间的室友,室友手里抱着一个球,没地方放,顺手朝向寓手中一塞,让他帮忙拿着。
向寓话都没说几句,就被迫在洗手间外给人拿东西。
室友很快上好洗手间出来,说了句“谢谢”从他手里接过球。
向寓:“拿好,我洗个手。”
洗手间里很安静,门锁全都是绿色的,没有人。向寓站在洗手池前,冲完手上的泡沫,余光瞥见洗手池台面上的一个手环。
那是个带着金属扣环的篮球手环,红白相间的海浪波纹,向寓知道自己不该去碰别人的东西,却鬼使神差地拿到了手上。
金属扣环上刻着醒目的四个字母。
——FUCK。
洗手间的门开了。
来人的说话声中透露着紧张。
“那是我的篮球手环,很重要的东西,能还给我吗?”
-
“大结局了,来一个主役双人版报幕吧。”齐思窈长叹了一口气,心说录完这部剧还真不容易。
前面九集他们都是单独报幕,双人录倒是从来没试过,却出奇地有默契。
-T-Year原著,Klein克莱因蓝录制,乐听FM出品,广播剧《反向告白》第十集 ,完结篇,欢迎收听!
齐思窈啧啧摇头:“真情侣报幕果然不一样,行云流水都不带拖沓卡壳的。”
后半段剧情整体基调比较沉闷,情绪压抑的戏裴新玖录制起来比较吃力,他原以为自己周末就可以结束录制,结果因为能力问题拖了整个剧组的进度,一直到周二才正式录制完。
而且因为裴新玖还要上班,只能下了班过来录,棚里这些人都是在陪着他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