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女配供养我[七零](96)

第44章

◎‘吵架’◎

项炀去知青点下通知。

冬天活少, 大部分人都在屋里窝着,见项炀过来,屋里的知青都互相对了下眼, 有点疑惑项炀怎么来知青点了。

郑少兵小声嘀咕:“他来干啥?”还扫了眼其他人,那意思是你们有谁惹这个阎王了?

刘建设也小声道:“谁知道, 出去问问不就知道了么。”

这可是北湾大队出名的刺头, 他一来, 准没好事。

郑少兵撩起帘子出去,笑道:“项炀同志,你怎么有空到我们知青点来?”

项炀像模像样地点点头,四下环顾一圈,道:“队长看着天色不好,担心这两天会有场大雪, 让我来通知你们一声, 像是这棚子啥的,最好加加固, 别让雪压塌了。”

他指指旁边知青们用来做饭的棚子,棚子简陋, 就四根木头撑着个顶子, 特别不经造。

这边他只负责通知,不负责微修,下个通知,让知青们自己弄。

郑少兵一听是这个事儿, 心里松了口气,笑道:“行, 谢谢项炀同志, 我们自己检查检查, 如果需要加固,再跟队里申请木头。”

通知到了,项炀就告辞往外走,郑少兵却撵了出来,跟项炀肩并肩,他道:“项炀同志,多嘴跟你打听个事儿。”

项炀:“啥事?”

郑少兵一摸口袋,正好装着烟和火柴,就给项炀递了一根,道:“那个…就是,你也知道,周珊以前是跟何援朝谈对象的,都准备结婚了结果冷不丁弄那一出,何援朝可能觉得脸上过不去,没面子,现在人都废了。”

“我就是想帮着问问,那个周珊同志到底是咋回事?”

他们的知青点在村外,但也从女知青那里知道不少消息,听说村里议论周珊嫁人那一出说的特别难听。

说何援朝脑袋上早就顶了绿帽子,还传出来说周珊肚子里都揣上了。

这种话哪个男人脸上能挂得住?

何援朝就在屋里,自从周家闹那一场后沉默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沧桑了不少,刚才听着动静他连窝都没挪。

其他知青们也觉得窝囊,觉得村里人欺负他们身边没大人撑腰。本来想去找队长讨个说法,但何援朝说不想闹开后丢第二次人,况且,真找了队长,人家肯定也向着本村里的人,不会向着他们。

但这段时间村里风言风语实在太多了,大家也想弄个明白。

而项炀娶了周珊的堂妹周灵,据说那天晚上就是在周灵家闹开的,项炀准知道原委。

项炀歪了歪嘴,挑眉笑道:“想给你哥们出气?”

郑少兵笑了笑没说话。

这意思就是默认了。

他们不是本地人,跟本地人对上吃不了好,可这桩事弄的他们也窝囊。如果何援朝家在村里,你看这事能不声不响的就过去么?

听说项炀跟他媳妇也是受害者,人家还弄到了赔偿,没理由他们知青就得吃这口窝囊气。

也是那周爱钢家太过分,除了退了彩礼,旁的连句抱歉的话都没说,更别说补偿了。

是想出气,但也得先弄明白咋回事,之后再跟其他人商量商量,看看大伙儿意见。

项炀歪了歪头,笑道:“想知道真正的事情经过…也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

知青点这边不需要修,但住着人的那两处牛棚都有需要修补的地方。

这两处牛棚都在村外头,是农忙的时候让牛歇息的地方,离田地近,牵进牵出也方便。后来上头安排了人过来改造,社员们不让他们进村,队里干部商量来商量去,就把这边的棚子改了改,让下放过来改造的人住。

两处牛棚住着两对不同的夫妻,远远地瞧见有人过来,两对夫妻都有点紧张兮兮,也不敢出来,只敢透过不怎么隔风的破帆布窗户往外看。

项炀走到这附近,先扬声打招呼:“队长让我过来检查检查棚子结不结实,你们自己熟悉情况,直接找我汇报也行。”

两户人家都没动静。

项炀为难地挠了挠头,又喊了声:“你们不自己汇报,那我就上去检查了,一会儿少不了还得进屋检查,你们自己准备准备。”

他绕着棚子检查了一圈,还借着棚子旁边的槐树爬上去看棚子顶。

临时搭的牛棚本来就不结实,后来给坏分子住也只是简单的加固了下,经过这一年半载的风吹雨打,感觉年前不下雪,过完年开春的风也能给吹散。

项炀瞧着还真出了身冷汗。

幸亏来看了看,不然哪天真哗啦倒了,非把人埋里头不可。

从树上下来,项炀道:“屋里的人应一声啊,我得进屋看看……”

离他最近那个棚子,有个老头儿探头出来,声音沙哑,听着有气无力,道:“同、同志,我们配合你的工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