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抱着个美好的想法不是么?
项炀好笑地摇摇头:“得,依你吧。”
大不了他到时候多提个筐就是了。
准备出门前周灵从屋里提出块巴掌大的肉,挂到了院中间的绳子上,跟项炀一起出门上锁, 朝村外走去。
项炀道:“那办法行么?”
周灵歪了歪嘴角:“试试吧, 那肉看一天不馋,看两天不馋, 看三天说不定就馋了。”
这段时间狗蛋隔三差五扒一回墙头,是威胁不到他们啥, 但也膈应, 有时候出来冷不丁看见墙上露个脑袋,还容易吓一跳。
所以周灵打算放点饵试试,不上当再说。
周灵道:“这段时间要是路上碰见碎玻璃、碎瓷片就捡点攒着,等咱找合适的机会闹上一回后再正大光明的往墙头上弄玻璃碴子。”
“行, 我留意着点儿。”
两人快出村的时候意外碰上了刘爱娟,就是项炀他大伯娘。
刘爱娟身边还跟着个婶子, 两人一道走一道说话, 看见项炀跟周灵, 都顿了下。
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碰见项炀,刘爱娟都爱‘表现’,用慈爱的语气笑着跟项炀打招呼。
项炀没她那么多弯弯肠子,该不搭理还是不搭理,惯常都是目不斜视的走过去。
次数一多,时间一久,项炀在其他人眼里越来越不懂事,刘爱娟得到的同情和义愤填膺的帮腔也就越来越多。
“你那么跟他打招呼,他理都不理,你们就是惯着那小土匪,要我说,以后也甭搭理他,啥玩意儿啊!”
“有娘生没娘教的货,甭跟他生那个气……”
“你们都这样低头了他还不愿意软和呢?叫我说就别搭理他了,这辈子就当没这门亲戚。”
“从小熊到大的玩意儿,你搭理他干啥?”
诸如此类的话数不胜数。
这是后来项炀在外头生意做大,两人衣锦还乡时那些围在他身边的人说的,互相拆台,张三说李四当年说了项炀什么坏话。
王五说赵六当年在背后跟刘爱娟咋嘀咕项炀的……
这会儿的项炀不清楚,但周灵知道,因此,当刘爱娟扬起笑脸语气亲昵的问:“你俩这是要出去啊?”
周灵不动声色的抬手轻拽了下项炀的衣服,脸上同时回敬一个礼貌微笑:“是啊大娘,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项炀还以为周灵不清楚他跟项家其他人关系僵到什么程度,一低头,发现周灵那笑意是不达眼底的,还透着淡淡的冷与嘲讽,顿时嘴角一勾,虽然没开口,但也没直接走过去,停了脚步目光平静的望过去,似乎在等刘爱娟回应。
刘爱娟没想到周灵会回她,项炀也不似往常那样冷着脸过去,竟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表情僵在那里。
周灵笑道:“看来大娘其实不太乐意搭理我们,既然不乐意,那您刚才搭什么茬儿啊?”
说完拽着项炀离开。
等刘爱娟反应过来的时候俩人都走远了。
“这小浪蹄子……”刘爱娟气得没法,表情狰狞的咬牙低骂,“嫁了个小土匪她嘚瑟啥啊?早晚让那小土匪打死!”
咬牙切齿的骂完,才发现旁边钱春生家的一脸愕然的看着她。
“额,嗐,你听听周家二妮刚才说那话,我就打个顿的工夫,她就这么噎我,周爱革跟孙淑琴咋教出这么个闺女?”她赶紧找补,着急忙慌的样子充满了心虚地遮掩。
钱春生家的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人家虚笑两声就把话题扯过去了,换回之前在聊着的,道:“那说好了,我帮你家玉莲去问问那知青,人家要有那想法就安排个时间见见,要是没想法就……”
刘爱娟嘴角一抿,不高兴地道:“他之前不还跟周爱钢家那丫头谈对象么?我家玉莲不比周家那丫头长得俊?他都能应那边,现在为啥不能应我闺女?”
好似连假设的‘不行’都不允许,她只要张口提,人家必须得巴巴地点头。
要不是她闺女瞧上那知青的模样,央着提了好几回,又听说那知青能拿出一百块钱的彩礼,她才不想让自家闺女找个知青呢。
钱春生家的也不高兴的抿了抿嘴,但捏了捏口袋里的五毛钱,心说就去问问吧。
两人路口分开。
刘爱娟快走到自家门口的时候才猛地一拍巴掌:“周爱革家小儿子今天不结婚吗?周二妮不回娘家帮忙,这是要浪着去哪儿啊?”
按说接亲也不是她去接啊!
而且俩人还都背着筐呢。
脚下一转,没进门,抬脚就去了周爱革那边,随了一毛钱,就让孙淑琴高兴的不得了,挽着她的胳膊往里请。
上回刘爱娟来搅合二妮跟项炀的婚事,当时她还不高兴,给人家使了个脸色,现在都恨不能把脸递过去让人家抽两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