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把你钱放里面,小姑把口给你缝上。”她吩咐道。
苗晓满也很开心,按照她的话立马将钱放了进去,“我都没发现呢,不过小姑你带了针线?”
“嗯呢,本来你奶奶只给安排了针,后来我自己拿了根线。”哈哈,聪明机智的白翠花同志说了,若遇到坏人跑不掉,就让她拿针扎死他。
*
三点半,挣钱小分队赶到了传说中省城最大的黑*市,顾明远以前来过几次,对这里很熟。
苗笙笙看着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摊位,熙熙攘攘的人群,忍不住咂舌,“要不是时间不对,我都会以为这是一处繁华热闹的农贸市场呢。”
可不是农贸市场么,卖啥的都有。
“小姑,这里的猪肉竟然比咱们镇上卖的便宜一毛。”苗晓满不敢置信。城里东西不该比他们村里贵嘛。
苗笙笙心不在焉的回道,“省城交通八达,物资运送便利。”物价当然低。
此时她正死死盯着一家卖各种布料的摊子,这家摊子不要布票不说,还打出了“清仓处理”的牌子。
管它真清仓假清仓,价格是真的便宜。
摊子上大部分是苗笙笙最爱的细棉布,只是染色有几分不均匀,但对补丁摞补丁的农村人来说却是高档货啊。
等啥,买它。
把每尺的价格从一块三直接还价到9毛,苗笙笙直接让老板把这批带瑕疵的棉布全给用麻袋装了起来。
包圆。
白翠花同志接下来二十年都不用穿带补丁的衣裳喽,家里每人至少也能做一身出门见人的衣裳。
好吧,虽然在八里屯车展她说的大义凛然,鼓励俩侄子不要太过在意身外之物把精力放学习上,但看着他们因为穿着打扮不如人而自卑的样子,还是有几分心疼。
“数数,298块,一分不少。”苗笙笙利落的点好了钱。
苗晓满瞪大了眼,小姑钱是多吧,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啊。
苗笙笙早已沉浸在买买买的喜悦中,根本没注意到小侄女的拉扯,吩咐振国兄弟俩扛起麻袋,往下一个摊子奔去。
“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心想的事都能成......”
苗笙笙不由得感叹,这哪里是黑*市啊,明明是异时空版的拼夕夕。
东西咋这么便宜呢。
一块二一斤的茶叶?来十斤。以后家里来人就不必用茶叶沫子,树叶子招待客人了。
只是......
穿越来这么久,似乎很少人来他们苗家串门嗳~哈哈。
白翠花同志的威力可见一斑。
六毛钱一斤的烟叶?当然也要喽。她爹不用每天抱着个空烟锅子装模作样啦。
洁白的细棉线手套?上次在八里屯没买成,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发现了价格便宜将近三分之一的。
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
买它,来20双。回头麦收,家里人手心再也不会被镰刀磨得哗啦啦流血了。
麦乳精?这玩意她不爱,但侄子侄女们估计喜欢,来两罐。
大白兔奶糖?天啊,竟然连这种紧俏货都有,当然不能错过啊。
手电筒?来俩。这东西家里也有。身为苗家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在他们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只是用了好长时间,早已锈迹斑斑不说,小东西还经常闹罢*工。
绣花针,棒针,普通针线盒?通通来一套,回去送给五嫂,感谢她帮忙做衣裳。
火柴?来多少盒呢。算了,买一箱吧。这玩意儿好好保存,又不怕过期。
......
“小姑,真不能买了。”苗晓满忍不住大声哀嚎。
苗笙笙终于舍得回头,咋了?
“小姑,我扛不动了。”
此时,别说苗振国兄弟俩的肩头,连苗晓满顾明霞的肩膀上都扛着一个大麻袋。
顾明远更是左拥右抱,两边肩膀上各一个,怀里一个。
看到这一幕,苗笙笙脸红得跟煮熟的虾一样,手足无措,一时不知该接过小侄女手里的麻袋,还是拿来前方的路都要看不清的顾明远怀里的袋子。
买买买一时爽,回家火葬场啊。
第31章 回家啦
困难嘛, 随处可见。办法嘛, 也总是有的。
苗笙笙在顾明远的指引下很快在路灯下找到了一群人, 这群人本来在这里等活儿呢。
看今天能不能幸运点,被包工头捡走。又或者谁家需要帮忙搬家。
听眼前的小姑娘说帮他们把这五六七八个麻袋抗到汽车站,一人给两块。
众人差点打起来。
在顾明远的示意下,苗笙笙选了两个年纪稍微大点儿的。年长嘛, 稳重。
当然也有可怜他们年纪这么大还要出来找活。不过这一点苗笙笙不想承认。
她才没那么善良呢。
有了所谓的人力“挑夫”,苗笙笙又投入到买买买的大军中,直到手中的钱花了个精光, 东方露出鱼肚白, 黑*市结束才遗憾的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