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不当户不对的,将来想给闺女撑腰都不能。
干不过。
苗怀仁见说不通他爹娘,扭头笑眯眯的望着欢快嗑瓜子的苗笙笙,“小妹,你也老大不小了,到了为自己打算的时候。爹娘年纪大了,有时候顾忌的可能多。
大哥跟你说,这门婚事你要是错过,绝对找不到更好的了,肯定会后悔一辈子的。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你才老大不小了,人家才16岁呢,连最低法定结婚年龄都没到呢。
“大哥,若这门婚事真像你说的那般好,你干嘛不给我大侄女留着?”苗笙笙瞪大眼睛盯着苗怀仁。
闺女是个坏的,这当爹的说不定也是个坏种。她不能受他迷惑,像才来时那样以为他是个好的。
众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笙笙说的是啊。
大哥什么时候这般好心?连给家里买袋面粉,都糊弄他们。这桩婚事真像他说的这般好,怎么可能越过他的亲闺女。
苗怀仁脸色一僵,丫头片子果然生来是克他的。当年害得他不能转正,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重头再来,她还厉害上了。
他讪笑道,“我倒是想呢,只是人家没看上你侄女。笙笙,你不想离开农村当城里人?人厂长家里有吃不完的特等面粉,顿顿大白馒头管够,三五不时还能吃顿红烧肉。”
苗笙笙挑眉,“我是什么国色天香的大美人么,那人不过见了我一眼,就惦记这么长时间?况且两年前我才14啊,那人不会是......”
恋X癖吧。
她故意瞪大眼睛,捂住嘴巴,害怕的盯着苗怀仁。
苗怀仁手一抖,杯子差点落地,“你胡咧咧啥呢......”
白翠花烦躁的摆摆手,“行了,老大,你娘我活着呢,轮不到你教训你妹妹。你也看到了,你妹妹不乐意,此事不许再提。”
大儿子和闺女聊了这么长时间,她没拦着,就是不想左右闺女的意愿。她要真想见见那什么厂长的儿子,她不拦着。
但既然闺女不愿意,嘿嘿......
娘的宝贝蛋啊,以后咱能嫁多近就嫁多近,好不好。
苗怀仁脸色有几分难看,睨了几眼弟弟和弟媳妇,示意他们帮着劝劝。
吴素芬假装没有看到。
她当然希望小姑子能嫁给厂长的儿子,可小姑子和婆婆不乐意,她要再劝,岂不是找打。
婆婆不会打她,却会把她男人脊梁打到开花。
算了,不嫁就不嫁吧,不嫁什么鬼厂长的儿子,他们苗家日子也能过下去。
刘珍珠倒是有心劝劝,不过婆婆说了她活着呢,有他们哥嫂什么事呢。
她有几分抱歉的看了看苗老大。
“好了,怀仁,你妹妹的婚事用不着你管,赶紧收拾收拾回去吧。”白翠花不耐烦的说道。
看到大儿子就来气。
苗怀仁苦笑,“娘,没班车了。儿子刚回来,您怎么就急着撵儿子走,好歹让儿子在家里住几天,陪陪您老人家。后天不是开始割麦子,我也帮着你们干两天。”
苗富贵点点头,“好,你也来下地,老不干活,回头都不知道镰刀怎么握了。”
说完看了老婆子一眼。
那么急着赶儿子走干啥,老大年年给带面粉回来,别寒了孩子心。
显然,老头子并没有听出刚才女儿的未尽之意。毕竟七八十年代通讯不发达,他根本不知道天底下会有那种骇人听闻的事。
只以为老大单纯想给妹妹找个富裕人家。
作者有话说:
标注:
第46章
六月一号, 天蒙蒙亮,苗家村生产队的全体社员便匆匆赶往场坝。参加完简单的开工仪式后,奔赴村东的庄稼地。---割麦子。
从这一天开始, 麦收正式拉开序幕, 一般到7月初种子下地, 农忙才算结束。
苗家村除了80多的老头老太太,一两岁牙牙学语的婴儿,此刻全部聚集在这片寄托着乡亲们下半年希望的农田里。
你争我抢的忙活。--不抓紧时间不行啊,老天爷不疼人, 说不定哪天一场倾盆大雨哗啦啦下来。
连苗笙笙都提着竹篮子,乖巧的跟在家里大人后面,捡麦穗。
村里像她这般大的小姑娘有不少都会用镰刀了, 但她初来乍到一时真控制不了那玩意。
倒不是她偷懒, 在家里拿着镰刀偷偷练习了几次, 差点没把手指头切下来。
白翠花同志严禁她靠近镰刀一米范围之内。
太阳晒得人脸红耳热, 一个汗珠子砸八瓣,但乡亲们却没一个叫累叫苦的, 苗笙笙也不断给自己加油。
不一会儿,她的小篮子里便装满了麦穗。
李大军拿着镰刀,拽了拽她小辫子,“好好捡, 回头队里给你们小姑娘买花戴。”画完大饼, 他继续往前走, 挨个检查社员们割麦子的速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