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坪志认真道:“所以我们要分红、要涨薪,就得先改制。”
“改制?这……”吴经理也皱眉,“这不就更难了吗?”
国企改制早从85年就开始了,乔总上任那一年,对天蜀进行大改,其实就是广泛意义上的改制,在当时已经很大胆很超前了,但在现在看来还不够。
很多沿海的大企业改制,直接从根本上开始改,彻底脱离政府、股东的管理,让企业完全独立经营!
但在蜀都,还没有哪家大国企敢这么做。
“正是因为蜀都没有人敢做,我们天蜀才要往前狠狠迈一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嘛!”陈坪志深吸一口气,拍桌,震声道,“当然,改制也不能一下子全改,还得一步步来。”
“我已经和领导沟通好了,我们暂时不建立董事会,大事儿还是要按照区里的要求来,小事儿就我们自己决定。第一步,就以我们管理层的名义,出资从区里购回百分之三十五的分红权。以后天蜀分红的钱,由我们自己来出。”
百分之三十五的分红权……!
也就是说,以后天蜀赚的每一笔钱,都有35%完完全全属于天蜀的员工。按照出资比例分下来,每个人能拿到不少分红钱呢。
过个两三年,天蜀的工资就能和外企平齐。
蒙经理呼吸都变得急促,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苦笑着问:“陈总,百分三十五的分红权……这得多少钱啊?”
陈坪志苦笑,比了个一。
一个亿。
就连苏观月都倒吸一口凉气。
整整一个亿啊,他们哪儿去凑这么多钱?
区里也是狮子大开口,陈坪志敢去问,他们还就真敢开价啊。
茶室里安静片刻,见大家都惊讶过了,陈坪志才接着说:
“第一呢,这段时间区里刚定下发展政策,区里发展也需要钱,不然人家也不同意我们买分红权呢。第二,区里领导把我们去年的困难都看在眼里,他们也怕天蜀重蹈覆辙,他们也希望能够提起员工的积极性,这才同意的。但这一亿块钱……的确是有点多。”
“所以我就想到了两个法子,首先,我们领导层努力去凑钱的同时,还要动员别的员工一起筹钱、出资,大家能凑多少是多少。按出资份额确定大家以后的基础分红数额。”
“出了钱的,以后能拿到两部分分红,一部分是出资份额分红,另一部分是技术入股分红。没出钱的,就只能拿一笔技术分红。”
“也就相当于出了钱的这部分人,给没出钱的那部分提供一层保障。当然,出资人以后也能多拿一份钱,所有人积极性都能提高。”
技术股入股要求比出资的要求更高,必须给公司做出一定成绩了,或者在公司工作的年份够长才能入股。为了拿到技术股,他们工作都会更认真、更卖力。
而直接出资的那部分人,为了能拿到更多分红,也会更努力工作。
同样,天蜀有了这百分十三十五的分红权,也就拿到了一票否决权,以后天蜀要继续改革,就相对容易很多了。
这倒的确是个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好法子,蒙经理和吴经理都很赞同。
苏观月思索道:“可是……天蜀才多少正式员工?除去各家店铺里的售货员,我们公司里的正式员工就那么三百多人,怎么也凑不出一个亿啊。”
平均下来,一人就要凑三十来万,普通员工哪儿去凑这么多钱啊?
不说普通员工,就说陈坪志,他在生病住院之前,也就只有百来万存款,住个院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天蜀的领导班子,都和他一个情况。
百分之三十五,普通员工估计就只凑得到百分之五,剩下百分之三十全部给领导班子去凑。
苏观月手上挤一挤,倒是能拿出个小一千万,但也差得远。
“所以我就想出了第二个法子。同样也是我们改制的第二步。”陈坪志缓缓道,“这笔钱,我们能凑多少就凑多少,凑不够的那部分,就用养殖场和直销超市去解决。”
苏观月一下就猜到了陈坪志想说什么。
抵押!
把养殖场和直销超市抵押给银行贷款。
养殖场和批发部本来就相对独立,陈坪志想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把这两个部门独立出去。
“我已经和领导谈好了,上面不同意天蜀彻底改制,要求天蜀一步步来。但他们同意直销超市和养殖场独立,让这两个部门先试点,建立各自的董事会,跟着外企的管理方式学习,有了成果之后,再讨论要不要推行到天蜀总部。”
也就是说,这百分之三十五的分红就变得异常复杂了:
有大家凑的资金,有技术股,然后又包含养殖场和批发部的一部分股份。要把批发部和养殖场独立,大家凑的那部分资金还要往养殖场、批发部里稀释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