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直说了,”苏观月眉眼弯弯,站直身子,“叔,我想和你合作。”
刘师傅看出苏观月腰说正事儿,神色正经起来,点根旱烟:“什么合作?”
苏观月:“我想租下你店门口的这块地。”
刘师傅一愣:“你平日里不也是在这地方摆摊的吗?还需要向我租?直接来摆就是了。”
这年头小镇上没有城管,像广都那种大镇,随地摆摊的小摊贩很少见,是因为黑丨社|会猖獗。但三河镇规模小,没有黑丨社|会,摆摊的都是随意在路边摆。
广都镇的铺子是租不到,三河镇则是租了不划算,利润比广都低太多,还要和随地摆的小摊贩抢生意。这也是为什么修家电的王师傅没开店,而是选择摆摊的原因。
“也不完全是租吧……”苏观月解释道,“刘师傅,我刚才说,我想和你合作。我想把刘师傅门口这块地,作为我的固定摊位,但我人不一定在这儿,因此我希望刘师傅能帮我看着摊子……再者,日后我除了修家电,还可能会卖一些小家电,但摆摊的话,办不下资质,所以就想和刘师傅合作……”
刘师傅紧皱的眉头渐渐松开,听懂了。
苏观月就相当于,想把家电维修的小摊,寄生在他的五金店外。依靠他的五金店揽生意,办资质卖家电。
“行是行,但是……”
不等刘师傅说完,苏观月就笑眯眯地接着道:“合作嘛,自然是互惠共赢,绝不会让刘师傅吃亏。”
当然,也不可能让自己吃亏。苏观月把这句话咽进了肚子里。
苏观月昨晚就想好了方案:“租摊位的钱,按照三河镇上正常铺面租金的一成算,但每个经过摊位到我手上的单子,我都给刘师傅一笔分成。至于日后卖家电,我也从利润里和刘师傅分。”
苏观月没有把价格定死了,而是选择分成,这样刘师傅也会更卖力地帮她看摊、宣传。
至于那一成的摊位费,更像是白送给刘师傅的。
果然,刘师傅听苏观月说完,再度眉开眼笑:“行,我信月妹儿不会让我吃亏。”
“不过还有个问题,”刘师傅挠挠脑袋,“月妹儿,你的意思是,往后你不能及时修家电,要让人家等,可人家不愿意等怎么办?这……王师傅可盯着的呢!”
“这没啥,”苏观月笑,“这类单子我都打八折。”
“行!”刘师傅笑了。对大多数人来说,稍微等两天就能便宜几毛钱甚至几块钱,这便宜不占白不占。苏观月的单子不但不会下降,说不定还会变多呢。
苏观月又和刘师傅商议好分成细节,又骑车去广都镇。广都镇上有打印店,但三河镇还没有。
苏观月要打印一式两份的合同,还有名片。
打印员看她一个小姑娘,还以为她是给公司跑业务的,没想到是自个儿开了家电维修店。现在名片还挺稀奇,而且贵。嘿,搞维修的竟然也要名片,那打印员不由得道:“小姑娘真潮啊。”
苏观月没去管他是在笑自己还是夸自己,三两下写好了名片上的信息。
居中四个大字:小苏家电。取名就要取得土一点,简单一点,才容易被人家记住。
地址:刘师傅的五金店,还有苏观月家的具体位置。
主营业务:各类家电维修(尤其电子器械,包括但不限于电视、收录音机、大哥大、手表……)
至于家电售卖和联系方式,苏观月暂时没写,以后再添上去。
苏观月看年代文里,人家七八十年代就能用上电话,但真正穿越了才发现,在九三年的蜀都农村,座机的影儿都没有!
农村里根本没条件迁电话线!有钱都不行。
至于大哥大,一两万的价格,苏观月买不起。苏老五倒是有一台,她总不能去借吧。
弄好名片和合同,苏观月去广都的综合市场逛一圈,买了些零件和电器元件,又火急火燎地返回三河镇,和刘师傅签合同。看到桌上的名片、合同,刘师傅不禁咋舌:“月妹儿,你这搞得还挺正式的嘛。”
这期间,刘师傅已经主动摆出一张桌子,放在店铺外,当做苏观月的工作台。
“我们是要挣大钱的,当然得正式了,刘师傅你看看有没有问题,没问题我们就签字摁手印吧。”
苏观月把刘师傅说得开心,他笑眯眯看一遍合同,便爽快摁下手印。
她和刘师傅的合作就算是开始了。
以后她不在镇上时,小镇附近有人想修家电,不急的话可以暂时将家电寄存在刘师傅那儿,等她回镇上再修,修好了就送货回家。或者镇上有人家电坏了,可以直接通知刘师傅,之后刘师傅再告诉她,她去上门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