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起身,替她扶正了步摇,轻声道:“过去的事,不该妹妹管的,还是不要深究的好。”
皇寺的石阶两侧站着的皆是挎着装满了蚕叶的篮子的百姓,待诸人皆下了车,山呼:“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还未选秀,宫里的高位嫔妃总共只这几个人,缺了谁一目了然。
“仪贵妃今日竟未来吗?” 宁妃牵着嘉阳公主,与顺昭容一起从前一辆马车上下来。
“听说是大皇子染了风寒,不然这抛头露面的事儿哪能少的了她。” 顺昭容到明丹姝身边与她见了个平礼,后退半步让出位置来与德妃,“两位娘娘请吧!”
皇后需在两位高位妃嫔的陪同下到祭坛行礼。祭礼程序繁缛,除了一般祭祀必行的跪拜、上香、献祭品外,最有特点的是被称作“躬桑”的皇后采桑礼。
皇后手持金勾与金筐,至蚕坛内的桑林采桑。桑林旁彩旗招展,太监鸣金鼓,唱采桑歌。
另仅取桑叶三片,亲手放入祭坛上的竹筐编作的蚕室里喂蚕,表明国母已为天下织妇做出榜样。
“有劳妹妹,替我照看公主。” 两位昭容不必到祭坛行采桑礼,只跟在最后拜香即可,宁妃回身将嘉阳公主交给明丹姝。
借机轻言:“站在禁军刘副统领身后那位,便是徐家的大公子,徐知儒。”
“嫔妾会替娘娘照顾好公主的。” 明丹姝应下,顺着她的指引状似无意瞥过。
她在百戏班时,也不曾见过这位徐家大公子,今日一见倒颇感意外。与皇后长相少有相似,亦不同于出自权豪势要之家的公子,看起来只是个清流门户的儒将。
亲蚕礼开始,皇后带着德妃、宁妃,登二十四级台阶到祭台前。
事先早已打点徐知儒在此监工,采桑、跪拜、上香、献祭,都顺顺当当,按部就班。
“皇后娘娘,只需请三炷香,点燃奉入香炉中即可。” 亲蚕礼乃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农礼,慈云大师亲自出面,站在皇后娘娘身边随她奉香。
皇后持沉香点燃,安置胸前,香头平对着蚕神嫘祖圣像三拜,再举香齐眉,奉入香炉之中。
礼毕,一口气还未松完…
燃着的沉香香灰沾着火星落入香炉,香炉里的死灰顷刻之间复燃,火势拔地而起!拉扯着蚕室上覆盖的蚕叶,连带着其中的幼蚕,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蚕神娘娘发怒啦!”
一石惊起千层浪,百姓们呼啦啦跪下,呼声此起彼伏:“蚕神娘娘息怒!”
作者有话说:
原本想请假两天修文,想一想...还是连夜修文,销假更新啦!久等啦,不好意思!
还是老规矩,明天起每天会定时在23点更新的!每天保证一更,有余力会加更。
推剧情的时候偶尔会有称谓上时间的错漏,已经在仔细修啦,感谢小可爱们捉虫!不要错过抽奖哦!
第29章 暗流
迷信者云:‘命中犯披麻, 杀人不用刀。’
大齐是中原之国,农业为国计民生,皇后亲蚕礼所登二十四级石阶, 寓意二十四节气。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亲蚕礼是百姓对农织神明和皇权敬仰的双重崇拜,祈望一国之母通过亲蚕礼与蚕神嫘祖共同庇佑来年民康物阜。
偏众目睽睽之下出了岔子,蚕室里九条雪白的幼蚕被烧成黑黢黢的一团,香灰祭坛满地狼藉。
百姓齐齐跪地,呜呼哀哉祈求蚕神息怒。
正月初一立后原是为了求龙凤呈祥的好意头,当夜大火烧红了半片天, 自然瞒不过宫外的百姓。
大火之后紧接着便是戎狄鹤疆来犯边境,流言四起时,便有人散布国母命犯天狼。
此时窸窸窣窣再被提起来, 三人成虎, 众口铄金。原本尚且对宫闱秘事存疑的百姓, 如今眼睁睁看着亲蚕礼变故关系到自身生计,不得不信皇后与国运相克的说法。
再抬头, 看向上首身着凤袍的雍容女子,眼神里的崇敬渐渐就变了味…
法不责众,京畿司担忧有暴民带头冲撞起来,急忙上前请尚在祭坛前惨白着一张脸手足无措的皇后回銮。
“阿弥陀佛!” 慈云大师持守于胸前, 悲悯轻喃一声。
知佛者,既知世间万物皆是化相。非天降诘难,一切唯人心造矣!
将视线从远去的车马移开,再见百姓惊惶。朗声道:“皇寺今日开香, 以安民心!”
康乐自前日出宫后, 一直带着婢女宿在皇寺后山的小院里, 倚在远处的树上目睹了一切。
随手摘了个树上的松塔,掷向不远处混在人堆里的蓝袍青年。
“怎么?” 徐知儒回过头来,像是早就知道她在那,视线直直打了过来。
“随我来。” 康乐足尖轻点跳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