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婉仪见她并未接话,心下了然:郑氏虽远在西北,可仪贵妃自东宫时便取代宋氏掌管内务,这些年在宫中经营想也握住了不少的人脉,司天台自然会将事铺垫好了…
“敲锣打鼓这么些日子,娘娘何时安排主角登场?”
仪贵妃看着窗外廊檐下汇成一缕小溪流,喃喃道:“昨儿夜里下了初雨,快到亲蚕礼了。”
每年三月,亲蚕礼由皇后率领众嫔妃于北郊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以鼓励百姓勤于纺织,奖励农桑。
一国之母,也该在百姓跟前儿好好亮个相了…
前朝,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太和殿外面,等着入朝。
“恭喜徐大人喜得贤婿!” 青州府派回京中回报剿匪战情的监察官吴元铝风尘仆仆才入京,错过昨儿的宴席,今早便巴结着拱手相贺。
户部尚书联姻原邑黄家,这是将大齐的财政命脉收入一门啊!一时竟不知是该艳羡徐家权倾朝野,还是叹息皇权式微。
“贤婿?” 一边的程立听了这个说法回过头来,开起玩笑:“徐尚书年后嫁了二女,吴大人说的贤婿…是指哪一位?”
吴元铝才反应过来,徐家长女也是月初才入宫…大惊失色,连连作揖道:“是下官失言,程阁老莫拿下官取笑。”
“待回去,替老夫向郑大人问好。” 徐鸿接过话茬,拍了拍吴元铝的肩膀。
若有所思问程立道:“程相怎么想起来上朝了?”
“呵呵…” 程立红光满面,作势还打了个哈欠,捋着胡子颇为自得:“新年新气象嘛!皇上新登基,正是欲摩拳擦掌的时候,老夫懒散了几年也是时候活动活动生锈的老胳膊老腿儿…”
徐鸿视线扫过程立身后的一众面孔,都是从前明章和刘阎的门生故吏,乌合之众…轻哼一身,绵里藏针道:“春寒料峭,程相年事已高,量力而行啊!”
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大齐朝上真正称得上是针尖对麦芒的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打着机锋,身边的人只是竖起耳朵听着,无人敢冒冒失失插嘴,除了…
“老骥伏枥,不晚,不晚!”
来者身着朱红武官绫罗朝服,内衬白襟圆领衫,束腰带,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二品武官才有的麒麟图样补子,精神矍铄。
骠骑将军刘青,太后娘娘的嫡亲兄长,当朝武官里的头一号人物,出身寒门庶族,官至今日,可真是真刀真枪拿命换来的官位。
身后跟着其子刘立恒,父子二人大步流星,金戈铁马攒下的杀伐之气不怒自威。
众人闻声若洪钟,纷纷转过头来,拱手见礼:“骠骑将军。”
心里却纳罕,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从来对早朝能避则避的两尊大佛,今儿不约而同穿戴整齐上朝,也没听说边境有什么异动啊?
上回朝上人这么齐全,还是先皇丧礼的时候…只差个远在江南府的镇国大将军佟伯庸,便可以凑齐了大齐朝中两文两武,世家门阀和寒门庶族当众打擂台可好看?
“听说皇上遣了河阳刘家作为张昭大人的水利监工,怕不是刘阁老也要回朝了?” 礼部侍郎方鹤鸣察言观色了一会子,忽然开口。
像是心直口快没看出硝烟,笑呵呵:“这回可要热闹了,宋大人说是不是?”
御史台宋家的外孙子此时养在徐家皇后的跟前,前朝后宫牵连着,原本八杆子打不着亦素无交集的宋家与徐家,此时倒是心思各异地被捆在了一处。
当今皇上笑里藏刀,可不是像先皇似的好盘弄了…
“百家争鸣,老夫也乐见其成。” 御史大夫宋思源不苟言笑,只说句官话应付了事。
“起朝!” 梁济从太和殿出来,朗声唱和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祁钰居高临下,百官一览无余。眼见称病多日的刘青也在下首,心舒意阔。
果然啊!这刘氏的一枝两脉,同伏同起。明家,就是连着这两根断骨的筋…
“梁济,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原邑黄氏一族多年来为大齐财政所作为,成绩斐然,特加封其家主黄白为从四品户部右侍郎,其子黄东贞为原邑府户部特派监事,即日赴任,钦此!”
众人听完了旨意面面相觑,皇上这事办得…反倒让人看不清到底是看在徐家的面子上有意提拔,还是存了心的折腾人…
徐黄两家联姻,黄家嫡次子黄东贞入京成婚。老子将儿子送到徐家为赘婿,摆明了是企图借岳丈的力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
其父家主黄白和嫡长子仍在原邑,黄家二子,一从商继承家业,一入仕,算盘打得响。
皇上昨夜亲临徐府,当众成全黄家想要入仕的心思,答应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