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的身世,到底有什么值得隐瞒?
是哪位贵人的遗腹子,还是前周国戚,抑或也遭了仇人追杀?
他虽极少下山,也有自己的法子了解世事。这十多年过去了,东南尹氏改朝换代,另立大晋,前周覆灭。边牧十部叫中原男儿赶出内河关山,又回塞外吃起了风沙;临江以南商道繁荣,东南四郡最是富贵风流之地,连着临江以北也殷实起来;关中大修沟渠,未曾再遭旱,一连数年丰收,风调雨顺。
治世眼瞧着就要来了。什么人家的旧时恩怨,都到底可以放一放。
是时候了,不论是心气还是身世,都可叫她自己去抒一抒,去寻一寻。
————
汪夫人原本说什么都不答应让汪吟吟下山,架不住汪老和掌门软硬兼施,最后约定了十日修书一封以报平安,不往塞外,不下东海,这才放行。
“一年为期,定要回来。”
“知道了,阿娘。”
汪吟吟已经乐不可支了,每日盼着开春。
小年,山内外稍稍清闲下来。小青峰难得开了荤,林礼竟在常年野菜泉水的方桌上见到了烧肉。
“爷爷,今天有肉?”
“嗯。”
难得。但林礼心中还是打鼓:“往年小年不见得有。”
“今年便有了。”
林折云只向野菜炒笋落筷,烧肉全进了林礼的肚子。
饭饱之后,林折云道:“我与你说件事。”
林礼含混不清的应了。
“过完年,开春你便要与吟吟一同下山了。”
“嗯。”
“想好先往哪儿去没?”
“还没个定数。不过依汪夫人的意思,去东南四郡该是最好的。”
“那正好。”
“嗯?”
“先向湘吉郡去,有个叫落霞关的地方。”林折云瞧着林礼将脸从装满肉的碗里抬起来,“专做珠宝首饰的生意。”
“我知道,吟吟提过。”
“到那儿去找个懂行的人,瞧瞧你这簪子的玄机。”林折云的目光落在林礼发髻上的那根银簪上。
林礼不解:“那不就是根银簪吗?”
林折云摇摇头:“你去了自然知道。”
老头又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了。林礼无言。
“那簪子,我从前告诉你,是你娘留给你的,也是唯一你找到你爹娘的线索。”
“什么?”林礼差点被噎着,“我爹娘?您的意思不是他们早已经……”
“我只说过他们在江湖之中。可没说过他们死了。”林折云沉吟,“你是我捡的。”
捡的?林礼喘不过气了。今日果然是反常,老头请人吃肉,只怕是断头饭了。
她瞪着眼盯着老头,眼中尽是惊慌。
林折云缓缓将十八年前冬日黄昏的事情道来,告知林礼关于裁云剑的这段缘分,情到深处,将那个竹篮和包裹都翻了出来。
林礼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作者有话说:
林礼:糟老头子坏得很
第4章 下山
林折云慢慢将所有事情都交代完,抿了一口茶。
林礼无言。这次是惊的。
“让我缓缓。”林礼愣了半晌,“您是希望我通过这根簪子找到我爹娘?”
“若是能,自然是最好。”
“若是”,只怕是不一定寻得着人。老头的意思,便是他没能弄明白她的身世,又不想这么一直被蒙在鼓里,恰好手里有这么一点儿线索,就叫她自己去弄清楚。
您可真是好谋划。林礼心道。
但她还疑惑,爹娘如此不留任何线索的将她托付给山门,便是希望她此生不要来寻亲。再者说,倘若她真寻到亲生父母,对老头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倘若我真寻到我爹娘了,您该不会赶我下山吧?”她玩笑着问。
“怎会。你自己怕是也不舍得走。”
也是。林礼点了点头。
“还有一事,此番既是先去东南,便顺道去寻访一下你四师叔。他瞧出你那簪子的玄机,若是寻找线索,也应该向他道谢。”
“四师叔在东南?”
“在东南乌苏郡。他前几年云游四方,这两年回了故里照顾年迈母亲。”
四师叔,即是林折云的四师弟,本名岳为轻。早年间云游四方,什么关山塞外,西南高地,东南美景通通见识过。期间行侠仗义,见者有云:大侠身手非凡,天生神力,招式之间仿佛震碎天上白云,令敌手无不逃之。
故而江湖上流传素有“白云碎”的美誉。
“小礼明白。”林礼应下,正欲起身。倏忽回过神来,要走了那个包裹。
当然是为了里头的金银首饰,此去寻爹娘不知会遇上什么样的凶险,身上还是有些细软为妙。
林折云倒是真没想到这小丫头心里的小九九,以为这些金银首饰或许一朝是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