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云为信(25)

作者:萧墨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于是她不拒绝,只等又两日后,和汪吟吟去何家的铺子里看银簪。

何明见了二人,便把人往里间请,只道家母吩咐。

何家铺子的里间不大,却摆满各式制作首饰的工具。不同大小的锤子不知有几把,模具材料更是数不胜数。具体的林礼不知名目,但能看出数目庞大,在她们来之前,主人特意整理过。

奶奶让她们坐,小心将那簪子拿出来。

那根本瞧不出原本是支银簪。体量小巧,色泽仿佛是玉,却又比的玉更加通透。前一瞬看青翠欲滴,后一瞬便是花下月白。再仔细端详,才确定那青翠应是点点分布在月白之上——天仙妙想,连星子也可以做碧色吗?

簪子末尾雕着小巧玲珑的花,让人不忍触碰,唯恐不慎让之凋零。

汪吟吟低声惊呼:“阿礼,这簪子好漂亮。真的是原来你那银簪吗?”

林礼心下愕然,看着奶奶,等她解释。

“这银簪里封的是世间少有的碎月石。”奶奶开口,她顿一顿,仿佛在回想什么,“寻常珠宝匠人半辈子才能见到它一颗珠子。”

更何况这不是一颗碎月珠镶在簪子上,而是不知用多大的碎月石雕刻成簪,尾部还巧妙生花。

“老身在这落霞关待了一辈子,未曾见过能拿出这样料子的客人,”她缓缓道,“此前不知姑娘身份,礼数不周,是老身疏忽了。”

语罢起身,像是要行什么礼,林礼连忙扶住。

“我们只是武家子弟,并非权贵人家。”她连连解释,“奶奶不必如此。”

“那容老身多问。”奶奶咳嗽一声,她很好奇。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想法了。去岁遭贼人胁迫、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哪能想到还有命数能见到封银旧俗、世上稀石。

“这簪子缘何而来?”

林礼踌躇着,看了一眼满脸惊疑的汪吟吟,轻声说道:

“乃我父母遗物。”

作者有话说:

1.我怕有的小朋友搞混了:度支计算推度,和县州郡府上报的税收是两条线互不干扰,是分开来上报给上级的。之前尹元鸿看得账本上又有推度又有税收是因为中央户部在拿到两样东西以后核实并抄到同一个本子上递给皇帝。(所以户部工作量真的蛮大的户部属实大晋最强打工人了)

2.今天写的肩好痛哭哭

3.尹信习惯性结账了属于是

4.陈抟号扶摇子中国古代睡仙

第12章 落霞

老妪面上填满风霜的皱纹抖动着,珠宝匠人的本性让她太想知道这碎月簪的来由。多少的前人摸了一辈子的石头都未曾一睹碎月的风姿,那些后生们纵然天赋异禀,手中刻刀又何时能落到这团翠白之上。

碎月,是文人取的名字,意指花下月影。她先前并不懂这些墨客的风雅,直至她完整拨去银白,顷刻为翠白横生所征服。

她看林礼的神色,此前确实对碎月之事一无所知。昨日里见她提剑相助,她自称“武家子弟,手中乃父母遗物”多半也是真话。

莫不是碎月石流落江湖,又遇到极善雕刻手艺人?可后来为什么又要用银子来封呢?这位姑娘若知其中底细,断断不会跑来落霞关来解惑了。

她浑浊的眼珠又上下打量了林礼一番。这里头的委曲到底不是她该问的,她只是与这姑娘有缘的解惑之人罢了。再问下去,恐怕会招来姑娘的不解和防备。

萍水相逢,她能做的只有适当提点。

“姑娘,碎月簪贵重。”良久,她开口了,“你若出行在外,切莫轻易示人。”

林礼原本说罢有些后悔。她从见到碎月簪真身那刻起,心下不安便超过了惊疑。她不知老妪底细,却将“簪子是父母遗物”和盘托出。只怪当时心绪太过不宁,未能冷静前后考虑。

只是现在老妪不再过问。她之前将银子化开后能如实相告,而且为了避人耳目把人叫到里间,都让林礼稍稍放下心来。

奶奶不是坏人。出手相助,在江湖之中,是要算作恩情的。

“化开银层费了很大功夫。”奶奶恢复了缓慢苍老的语气,“寻常的封银多用银子包裹一些形状简单之物。只是老身化着化着发觉簪尾复杂,原是雕着朵花。”

“这刻簪的是个高人,封簪子的也是。”她说。

“化簪子的更是。”林礼勾起一点笑,看着奶奶。

奶奶面上的皱纹被嘴角往上推,推出令人不忍怀疑的弧度,或许可以叫做真诚。

“谬赞了。老身还未谢过姑娘恩情。”她一笑,声音像棉花被风吹动,软绵又喑哑,“铺子是祖传的。犬子无用,先前遭难,多亏姑娘出手相助。”

林礼抱拳:“路见不平之事,不过举手之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