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老店倒闭后我的糖水成精了(37)

作者:小杏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碾磨成米色糊状,过滤搅拌,倒入奶锅,冰糖调味,小火熬煮,直至浓稠。

少许白芝麻与花生碎撒在碗中,犹如点点星光坠入了清河。

不需要花生酱就已经有浓郁的花生香味,奶香又让整碗花生糊多了一分绵密的亲切感。

符华端着花生糊就已是十分激动。

“就是这个味道。”

他的手指搓摸着碗边,有些不舍得吃,即使现在还只是一碗小小的糖水,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小花生就在身边。

既然是要刷熟练度,温甜直接做了一大锅的花生糊,不仅是符华,山上每一个人都分到了一碗。

就算是乡野厨神的周叔,也很少在山上吃到这么别致的糖水,只一口放进嘴里,就惊呆了。

是山间的气息,每一粒花生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烤熟的花生,带着独特的焦香,领着他走进一片花生地里,他化身为那一粒掉落在泥中的荚果,在土地里吸收养分,与这沙土一同茁壮发芽。

自然包裹守护着他,还有种植作物的主人也拥抱着他。

那一份散去甜腻口感的奶香,犹如温暖的怀抱包裹住他。在土地的摇篮里流连忘返。

生长!生长!

这是每一粒果肉都渴望破壳而出等待变做佳肴的呐喊!

周叔惊叹于这碗糖水的魅力!

食材源于自然,又将食客带回到了自然!

系统:「当前花生糊熟练度:8%。」

猛涨了一截的熟练度说明温甜研发的方向是对的,温甜也对这次花生糊的制作重获信心。

*

山上的工人多,但一天每人吃上一碗糖水也就够了,温甜能涨的熟练度非常有限。

于是,她机智的小脑袋瓜一转,将目光瞄准了山下。

山下有更多的居民和游客,还有梁清清他们剧组一大帮工作人员,是个刷经验的好地方。

恰好符华也认识镇上的人,借了一个地方,三个人就在川锦镇上卖起了花生糊来。

邻里也都很帮衬他们的生意,不到三天功夫熟练度就刷到了84%。

借温甜地方的,是一个叫阿云的卖油纸伞的少女。其实她是将自家的油纸伞店一分为二,一半自己卖伞,一半给温甜卖糖水。

阿云身上带着水乡女孩标志的温婉腼腆,不过经过两三天时间的接触,他们已经熟络起来。

当听到他们讨论说还差一点点就够了的时候,她悄悄地插了句话。

“你们怎么不在今晚千灯会卖糖水呢?”

“千灯会?”温甜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川锦镇作为高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的小镇,单纯的水乡景色其实不好不断吸引游客,因此镇上想到了千灯会的噱头。

千灯会是夜间的灯展集市,每个月只一次。

届时整条街上都会挂满传统手艺人制作的花灯,供友人猜灯谜、看花灯。

当然,也不只有花灯。

为了让千灯会更有意思,也会设计许多传统游戏,组织居民做集市生意。

由于灯景一绝,果然吸引了很多游客都特意挑在这天晚上来镇上,自然带动了集市的经济。

其中千灯会上最好的生意就是小巧精致的小件饰品和能够填饱肚子的美食。

听完阿云的解释,温甜眼睛都亮了,确实是个卖花生糊的好时机。

“我和妈妈今晚也会在河边卖钵仔糕呢,你们可以过来尝尝。”

阿云挠了挠头,觉得自己有些班门弄斧了,还挺不好意思的。

“就是可能没有甜甜你做的糖水好吃。”

收下她的善意,温甜笑得眉眼弯弯。

“好呀,我一定会去的。”

第37章 孔明灯

夜幕降临,小镇的河岸边上已经早早挂上了各式花灯,一盏一盏地缀在河边。

璀璨的火光跟粉紫色的天空倒映在河面上,像画家打翻了的颜料盘。

水波漾起,水光的折射又犹如一条闪烁着星光的彩色绸缎飘向天际。

古色古香的青瓦白墙,在花灯的映衬下笼上一层暖色。

温甜和枝桑在古镇的路上走着。

原本温甜是打算自己去卖花生糊的,但符华表示千灯会一个月才一次,太难得了,让温甜和枝桑不要错过。

至于卖糖水的事交给他和周叔就行,反正他们就在知画峰上,之后还有的是机会过来看千灯会的。

于是趁着下午的时间,温甜做好了好多的花生糊备好给符华,现在就来顺着人潮看灯展了。

“阿云说这边有很多特色的小吃,也许会有特色的糖水?那我可以记下来以后做做试试看。”

温甜兴致勃勃地憧憬着等会儿要吃些啥,怕自己忘了,还拉着枝桑一块帮她记着。

备忘录先生枝桑记下几样。

“好,但是那些太冷太辣的不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