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时,班长提议,每个人都去抱抱赵老师。
赵老师眼含热泪与每一个同学拥抱,如慈母一般,为每一位同学都送上祝福。
轮到何美丽时,她也受到气氛感染,在与赵老师拥抱时,眼泪如珍珠般洒落,哽咽着轻轻说:“赵老师,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赵老师抑制不住由衷的欣喜,有些激动地说:“何美丽,我也要谢谢你,你是我教育生涯里最让我惊喜的孩子,未来可期啊,咱们班能走远的非你莫属,好好努力,保持好这股劲头,我相信你无论在哪儿都最棒的。”
何美丽含泪点点头,轻声说:“赵老师,再见!”
与同学们拥抱告别完,赵老师就回办公室了,学生们大多还未离开,开始自发找工具打扫卫生。
何美丽动作快,找到扫把开始扫地,一个身影却挡在了她面前。
她抬头一看是周文波,他有些腼腆地笑着,递过一本精美的笔记本道:“何美丽,帮我写段留言,做个纪念。”
何美丽这才记起,好像确实没给周文波写过留言。
她从自己的书包里翻出留言本,也递给周文波道:“那你也帮我写一段吧。”
周文波面露惊喜,接过本子找了张桌子坐下就开始写。
何美丽也走到自己桌前,打开笔记本她发现,这是一本全新的,稍作犹豫便在首页上写下:周文波同学,别离的是盛夏,不散的是友谊,愿你鹏程万里、不负青春。
交换笔记本时,何美丽大方地说:“再见,友谊万岁!”
周文波只说了两个字:“谢谢!”
路上,何美丽打开笔记本,看到周文波写下的留言:“你是这世上最亮的星辰,无论今后身在何方,我相信,只要我抬头都能望见你璀璨的光芒,谢谢你!”
何美丽合上本子,莞尔一笑,大步向前走去。
上山捡菌子
最愉快的假期开始了,因为这个假期没有任何作业。
对一个资深吃货来说,自发帮老妈做菜卖菜便是快乐的源泉,看着自己参与做出的菜,被另外的吃货喜欢、赞美,那种感觉比自己吃下还要开心。
可是接连下了几天雨,刘玉芬她们身穿雨衣,顶风冒雨前去出摊,自然是不带何美丽的,她只好在家帮着奶奶做饭,换着花样做吃的。
七月初,田间地头最不缺吃的,瓜果蔬菜品种繁多,嫩玉米掰回家,撸成粒炒来吃,甜脆可口。
或磨碎后和上发面蒸成玉米饼做早餐,清新甜蜜。
或整个水煮后,当早餐啃着吃,满心满眼都是原生态的原汁原味,比肯德基的奶油玉米好吃不知多少倍。
绿油油的南瓜嫩叶摘回家,撕去毛绒绒的那层皮,或清炒或水煮便成了传说中的龙须虎爪菜,特有的清香和口感,让它很快占据餐桌的一席之地。
最绝的是茄子和辣椒,传统清炒吃腻了,可它们又是最争气的蔬菜,子孙繁多,根本摘不完,何美丽只好变个花样,将他们用炭火烧熟,剥去外皮,撕成条,加入作料凉拌,烧过之后它们便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酸辣爽口开胃,在这炎炎夏日可口又下饭。
连日小雨,没完没了,下得人心里惆怅,却让野外的世界仿若换了新装,处处生机盎然。
富饶的土壤里,有许多肉眼不见的生物开始蠢蠢欲动,它们被湿润的大地孕育着,被雨水滋润着,积蓄着力量,只等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当一个个光滑、鲜嫩的小脑袋从松软的土壤里探出来,再经过雨水洗礼,阳光抚慰,亭亭玉立的野生菌便长成了。
何美丽最期盼的时节终于到来了!
九十年代的大山很富有,野生菌满山遍野、多如牛毛,不是说那时的人不会吃,是那时的人们认识的菌子少,吃法也少,做不出美味,野生菌产业也尚未形成。
人们拾菌子只是为了自己尝个鲜,够吃则已,无数菌子都是自生自灭,无人采撷,这样一来,菌种被埋地下,第二年又长出更多的菌子。
重生这一世,何美丽知道,自己大展拳脚和大快朵颐的时候到了。
傍晚,何明刚回到家,何美丽便缠上他:“老爸,今天陈秀姨说山上菌子出了,明天你带我们去拾菌吧?”
何明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里的棚子下,不假思索道:“明天不行,去拾菌子要换班,要提前商量好,后天去吧,我明天去换班。”说完便去屋里倒水喝。
两个丫头也跟着进去。
何秀丽想当然地说:“爸,那你今晚去换班嘛。”
何明刚喝进嘴的一口水差点喷出来:“小丫头净出馊主意,天都黑了,你老爸才刚下班回来,还又跑去啊?再说这火急火燎的找谁换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