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你还在纠结什么呢?”,他老师平时嬉笑怒骂,看着很不正经,但现在一双眼睛盯着盛文,却好似一柄利剑,只看得盛文低下头。
“你知道米国不止是让你去参加研讨会,更想把你留下,但是依然动摇了是吗?”
“老师,我....”,盛文被说中了心思,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老师眼里浮现出失望。
哪怕土生土长,从没有去国外留学,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依然向往西方。
作者有话说:
第144章 联络器
“你想去吗?”, 老师问盛文。
盛文点头。
“这个我决定不了,小宋老师的保密身份你应该知道,如果去了国外, 你应该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盛文忙道:“老师,这点轻重我肯定知道。”
盛文老师点头,平静道:“你先出去吧,你去了小宋老师的实验室, 现在想要出没那么容易, 需要上面审批,你想好后如果真想去就自己去申请。”
盛文知道老师不想让自己出去,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 他去了米国,不代表就会留在米国,迟疑了一下还是道:“谢谢老师,参加完交流会我一定会尽快回来。”
盛文老师望着他,半晌才点点头,看着盛文出去的背影, 他老师叹息一声, 但愿盛文去了繁华的米国还能守得住本心。
他有点后悔带盛文去听小宋老师的大一统理论了, 如果盛文把这个理论透露给了米国人那边,那华国想抢占先机,积累理论, 培养人才的计划就会落空。
不止盛文发表了论文, 进了宋宝珠实验室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收获,不过大部分都没选择向西方的期刊投稿, 即便投了稿的受到了邀请的, 也没几个人真的准备去参加那个什么研讨会。
因为参与了大一统理论的听课, 这些人之前就签署了保密条约。原则上肯定不能就这么轻易的出国。
不过盛文再三保证,参加研讨会就回来,一定不会在米国停留,更加不会把需要保密的内容透露出去,组织上思索再三,还是同意了盛文的申请。
“要我说就不该同意,之前去听课的时候都签了保密条约,而且也对这种情况做了事先说明,万一这个盛文经不住诱惑,把大一统理论还有在小宋老师实验室里学到的东西透露了出去怎么办?”
组织上也有争议。
“盛文是我们华国自己培养起来的青年才俊,不管怎样,我们不可能真的隔绝这些人与国外先进的学术交流,不然和以前自我封锁有什么区别。组织应该给我们的同志一定的信任,相信他不会出卖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争吵了几番,盛文出国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临出发前一天,盛文和实验室里众人告别。
虽然大家都不愿意去想盛文会将秘密说出去,但心里还是隐隐抱了隐忧,西方的糖衣炮弹何等厉害。特别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人,更加清楚西方人在这方面的厉害。
便叮嘱盛文:“你想去交流,我们都支持,毕竟学术不能闭门造车,和他们交流交流,学习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拓宽你的视野挺好。可是盛文,你一定要记得,大一统理论不能透露出去,这事关我们国家人才培养和未来崛起之路,请你一定要慎重对待。”
孙先生拍拍盛文的肩膀,力道中隐隐泛着警告。
盛文忙道:“怎么会,孙先生,还有各位,我一定会尽快回来的,之前一直没有去过米国,我就想去看看大家都争相陈赞的米国到底先进在什么地方。”,他眼里有明亮的期许。
宋宝珠刚刚结束了研究,从里面的实验室里出来,盛文忙上前和宋宝珠道别。
宋宝珠听了倒没什么反应,只说了一声知道了。
盛文有些失望,他觉得作为实验室里的一份子,被宋宝珠看重的潜力股,现在自己要去米国了,小宋老师不应该这么冷淡,至少应该像老师或者其他人一样,挽留一番。
虽然那些人明里暗里都怕他不能遵守约定而暗含警告,让他有些不舒服,但这也说明大家都很看重自己。
宋宝珠这么无所谓,反倒让盛文有点不适应。
“小宋老师,您有没有什么嘱咐我的?”
宋宝珠歪了歪头,心思还在实验上,听到这话眼珠转了转,仿佛才理解过来,哦一声:“祝你一路顺风。”
就这样吗?
武鸣和赵志刚和盛文一同进的实验室,他们清楚的知道无论是大一统理论还是在实验室里接触到的东西都走在世界前列,如果让西方人知道了,必定会让其疯狂的地步。
晚上结束了实验,走出实验室,武鸣和赵志刚借着给盛文送行的机会,半是劝解半是告诫道:“盛文,西方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虽然现在他们讲什么自由民主,其实骨子里依然是强盗那一套。我希望还能在不久后看见你回来,也希望你不要透露出那些机密,特别是小宋老师,请你一丁点儿都不要透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