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笑郡主呢,心思活泛,但又在婚姻里受尽苦楚,平日里装的是云淡风轻,不挂怀于心,可房是安曾经对她而言意味着什么,只她自己心里知晓。但她的玲珑心和善解人意,又非常适合冼明州。
当然这只是姜月见一厢情愿的想法,她只是搭了个桥,别人走不走这桥,这不由她决定。连姜月见自己也没想到,宜笑会和冼明州,这么快便生出不一般的情愫。
姑嫂二人说着话,小皇帝吃得打起了嗝儿,摸着圆滚滚肚皮,心里欢欢喜喜地想,宜笑姑姑入宫长住了,可真好,他们都喜欢姑姑,姑姑来了一定特别好玩,等朕背不出功课的时候,姑姑还能给朕求求情。
还有,姑姑最擅长做好吃的,她霸占小厨房之后,朕就不愁吃喝啦。
陛下精明地拨着心里的小算盘。
直至母后一眼横了过来,让他快回太和殿去处理政务,楚翊郁闷不乐地滑下了大椅,两手背后,不吭一气,哀哀愁愁地离去。
*
“宜笑以前常来禁中走动,自你远嫁幽州以后,哀家与你见面的次数少了许多。”
难得相会,姜月见与宜笑把臂同游,一排排宫灯在前引路,淡光刺破黑夜,照见步道两侧的时鲜花卉,一朵朵如醉秋般,娇慵无力地倚在叶片间,丝丝缕缕的尖细且长的花瓣,半舒半卷着,香腮上雨露飞挂,别样瑰丽。
裙裾披帛拂过花丛,沾染了带有花香的露水,绊住了前行的脚步,两人都走得极慢。
宜笑道:“父王的病快要大好了,改日让母妃也入宫来,与皇嫂做个伴?”
一想到宜笑那厉害的母亲,太后娘娘本能地如鹌鹑般缩脖颈,略略皱眉摇头。
宜笑付之一笑,又打趣道:“皇嫂别只顾取笑宜笑,你呢,我虽在王府足不出户,却也早就听说过,那个深得娘娘心的青年太医,入了文渊阁?”
宜笑颇为羡慕:“娘娘身边,可不缺美少年环绕,又尝得闻,娘娘物色了又一个近身侍奉的太医,今日宜笑在坤仪宫这么久,却不见他。”
姜月见岂能说,因为察觉了叶骊不一般的心思,她再也没调用过太医院任何人了。
楚珩那个大醋缸发作起他的矫情劲儿来,她不定能招架得住。
平日里单单提及“叶骊”二字,不论适才在说什么,他都能迅速拉下脸来,仿佛要人哄上千千万万句才能好的模样。别说去见他了,她都能猜到楚珩会说什么。
他就是现成儿的太医,还需要找什么别的男人。虽然医者不避,但总有些时候要有肌肤之亲,譬如上次他为她针刺足三里时,姜月见迫不及待地要脱裤子……
呃,可那是因为她知道他便是楚珩啊。
换了别人,她多少会矜持一下?
姜月见随口胡诌:“叶骊许是病了,哀家也没见他很久了,他年纪轻,在太医院还须些雕琢,这是乔老费心的事。”
宜笑侧身,询问跟在近前似乎正在出神的翠袖,幽幽道:“娘娘如今是喜欢苏太医,还是叶太医?”
那翠袖本在提灯看路,又在细想出神,猝不及防被郡主问道,刹那间便脱口而出:“那自然是苏太医。”
说完便慌忙失措地捂住了嘴唇,一副犯了大错的模样:“娘娘……郡主……奴婢知错。”
姜月见挑眉,不怎么在意,挥袖道:“无妨,你是个老实人。”
宜笑掩唇含喜:“原来,还是他啊。”
“是他又怎了?”
姜月见迷惑。
宜笑搀扶娘娘的玉臂,两人继续往前走去。
“娘娘对情爱挺认真的。”宜笑认可地颔首,“宜笑觉着,皇嫂眼光真的很好。投壶那时,宜笑便看出来了,一个男人既肯为你出头,又肯在你面前柔柔弱弱,挺是有趣,他这正是在乎你啊,不因皇嫂是太后,他心里,定是十分喜欢皇嫂你的。”
姜月见被她说得一恍惚。
“那你觉着,你皇兄呢,他对我如何?”
宜笑沉思片刻,扬唇缓缓摇头:“皇兄也爱你的,但他自己不知道。”
姜月见眸露讶异之色:“你能看出来?”
实不相瞒,作为他的枕边之人,被疏忽冷落,被安放一隅,如对待一只召之即来的狸奴般,兴起时摸两下,没空时置之不理,姜月见自己从没感觉到楚珩爱她。
宜笑道:“我和皇兄自幼一块儿长大,几个皇兄里,独他最沉默寡言,喜欢什么,他从来都不会说,一定要等别人看出来,心甘情愿地给他,他才会装作勉为其难地收下。其实呢,我觉得他就是死要面子。当然了,这一点和娘娘身边的苏太医截然相反。”
截然相反。
姜月见缓缓摇头,表示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