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后,闻墨不但获得了帝王亲自来品尝有家酒楼的菜品,还得到了一块圣上亲笔提的匾额,别提多大面子了。
至于那匾额,此时就在有家酒楼的大厅挂着,题词——八珍玉食。
作者闲话:
第10章 浮空寺
今日是四周年店庆,同时也是闻墨随家里人去浮空寺的日子。
此行只有闻夫人、闻墨和一干下人、侍卫,至于闻父和闻砚都还在忙着朝廷的工作,而闻岂、闻湛,前者早在一年前便自己组建了一支商队离开了京城,准备四处闯闯,后者则是在用功学习,准备参加明年的科举。
闻夫人带着闻墨去浮空寺,一来是想为四个儿子求平安符,二来是想带着幼子出来走走,踏青游乐一番。
此时正是春日,浮空寺的后山上开满了桃花,漫山遍野的桃粉是难得一见的美景,况且前段日子闻墨嚷嚷着要吃桃花糕,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去山上采点新鲜的桃花,一举两得。
用过午饭后休憩了一个时辰,闻夫人便带着闻墨坐上了马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浮空寺下。
十岁的闻墨穿着青色团花的绸衣,脖子上带着金玉的珠链,一张小脸白白净净,眉眼明媚,粉嘟嘟的嘴唇上正挂在一个小小的笑容。
闻夫人绛紫色长裙,妇人发髻上簪着白玉珠花,大气端庄,她笑吟吟的拉着闻墨的小手,准备向登上浮空寺。
此时阳光正好,侍女在身后为夫人、公子打着竹伞,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准备上山。
这浮空寺建在雁鸣山之上,是百年前修缮的寺庙,寺中的主持可以说的上是大召最有名望的得道高人,一卦千金难求,据说只给有缘人卜卦,最是受皇家、贵族的尊崇,因此浮空寺的香火特别旺盛,不论是贫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只要有了空闲,便会来浮空寺做做参拜。
雁鸣山虽然不算特别高,但爬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轻松,尤其此时艳阳高照,青色的石阶也被日光晒的滚烫,走起来也是惹人疲累。
闻夫人毕竟是女子,体力差些,便走着休息一会儿,而闻墨则是自己举着伞在前方,已经小步小步的同闻夫人拉开了几十步的距离。
看着幼子坚持自己走着,闻夫人脸上是欣慰的笑容,她吩咐道:“你们就跟在小少爷身后就行,听他的话。”
“是。”两个侍女点头,随后便亦步亦趋的缀在闻墨不远处。
跟在闻墨身边的侍女都是专门训练过的,拳脚功夫不错,保护小少爷足够了。
而闻夫人则是带着剩下的人,慢慢走着,眼神望见了闻墨那小心的身影,都是信任与放心。
闻墨自己举着伞,悠悠的边走边欣赏风景。
这些年来,他过足了米虫的生活,唯一的工作就是研究菜谱、提高一下自己名下酒楼的生意,便再无它事,这样出来踏青倒是少有。
比起别人家的坤君,闻墨在外的可以说是名声大噪,一是因为他名下的产业发展兴旺,二是因为闻家小公子的乖巧聪慧是出了名的叫人喜爱,就连当今圣上都开口夸赞过。
毕竟在大召,坤君的数量稀少,哪一家不是使劲儿的宠?宠的多了,便也就惯了出来骄纵的性子,但偏偏闻家的小公子也是千娇万宠长这么大的,反而生得彬彬有礼,容易相处。
因此闻墨不过十岁,便也很多人家打着名号前来问亲,想的就是能早早给自家的小乾君定下一个优秀的坤君,又长脸又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闲话:
我发誓,下章出另一个男主!
第11章 不眠之夜
闻墨先陪着闻母去了大殿,拜了佛祖又求了几个平安福,之后便是吃斋饭。
按着闻母的打算,是要在浮空寺小住三日的,一来祈福平安,二来换换心境、修身养性,闻父和闻家三兄弟都忙着,便只能是小儿子闻墨来陪自家母亲了。
不过有家酒楼的事情,基本上除了菜谱,都不需要闻墨亲力亲为,因此这样来浮空寺住一住、吃吃斋饭,升华一下内心,也是不错的。
斋饭之后,闻母便同贴身侍女去后殿听经文了,而闻墨便领着身边的小厮阿年和侍女珑烟随意转悠。
浮空寺的后山很美,漫山遍野的桃花,在暖风中放纵的挥发着清香。
闻墨想着回去捣鼓点儿桃花酒试一试市场,便同阿年、珑烟一起抱着篮子在树下摘桃花。
阿年和珑烟都不过是十五岁的少年少女,看着这满山的桃花,心中尽是雀跃,摘桃花摘的很是起劲儿。
闻墨找了几朵开得异常旺盛桃花揣到衣袖中,看着天色微暗,便领着阿年、珑烟回到了寺里专门供香客住的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