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年,有点甜!(275)

作者:外乡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司南抽了下嘴角,更加想不明白顾苗为什么上 门了。伸手在柴简胳膊上 轻轻拍了拍,柴简会意的让开门口。

“怎么不记得。快请进。”司南不知道 顾茵来干什么,又实在不愿让顾茵进院子,可也不能真的不叫人进去吧,最后只好 侧身 请顾茵进来。

顾茵脸红红的顺着敞开的院门走进去,抬头往院里看,又看见了坐在院子里长相同样不俗的乌明。笑 着对乌明点点头,就转头跟身 侧的司南说道 ,“我听我哥说他在街上 见到你了,昨天在筒子楼看到司北了,听说你如今住这边,就过来看看你。哦,对了,我家离这不远,从那边下去,往东走,半个小时就到了。”

半个小时还不远?

司南愣愣的点头,看一眼坐在院子里看书 做题的乌明,便将顾茵领到客厅落座了。

第117章

“喝点水吧。”进了客厅,司南一边让顾茵坐,一边给顾茵倒了杯水。顺势在顾茵对面坐下来的时候嘴上还略带歉意的表示招待不周。

其实家里有水果,也有些零嘴,这些东西被司南随手放在厨房和院里的饭桌上了。毕竟他们家的这个大客厅除了用来打扫,平时都不会有人在这边坐一下。

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司南还会将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但面对莫名其妙上门的顾茵,司南就留了个心眼。

八百年不联系,突然找上门...不是借钱就是借人情。

无论是哪一种,面对不熟悉的人,司南都想要吝啬了一回了。

顾茵是原主的发小,也是跟原主一块长大的好朋友。可她在乡下那么多年,顾茵连信都没给司南寄一封,这样的感情还有什么可维系的。

以司南看来,她比旁人更可恶。

别说什么没有地址,司北还住在筒子楼里呢。她每个月都给司东司北寄信,隔三差五还会给司北寄些东西,有心与她联系,又怎么可能联系不上。她不相信顾茵从司北要地址,司北会不给她。

当然了,这里也有她的原因。她自己也没想过要跟顾茵联系,更有甚者是下了乡后,都忘了顾茵这号人物了。

但她不是原装的,难道顾茵也是盗版的?

司南这会儿有些不讲道理的替原主抱不平,但换个角度看,司南的想法也不是全无道理。

既然当初就淡了的关系,这会儿就更应该将冷淡表现出来,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就说人脉吧。

有时候大面积撒网,不如重点捕捞。

如果这个人在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都用不上他,那其实就说明了你以后用到他的地方也不多,甚至是没有。

而你又不是扶贫的,又凭什么留下这么一条可有可无,于已无用的,只为了让人麻烦你的人脉呢。

将感情放在那些与你同甘共苦的人身上,他不香吗?

是大爱无疆吗?

不,那纯粹是吃饱撑的。

.

“你到是一点都没变。”大夏天的,司南还给顾茵倒了杯热水,顾茵端着杯子是一口也不想喝。将水杯拿在手里开始与司南闲话家常,“不像我,变得都不像我自己了。”

看看司南,再看看她自己,明明是同龄人,可自己看起来就仿佛比司南大了好几岁。光看外表,顾茵就怀疑当初下乡的人到底是谁了。

想到如今考上京大的司南,将来分配工作前程似锦,而她呢,却只能做个车间女工,天天算计着那三瓜两枣。

也许这就是老人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

“一晃好几年,谁能一点都不变。乡下的日子有多苦,你纵是没亲身经历想来也是听说过的。就咱们筒子楼里,多少人家的孩子在乡下,现在还没跳出来呢。我下乡的那个地方,从村子到县里,就要走上四个小时的泥土路,中间还要趟上一条水,水流急的时候,站都站不移。赶着中午饭前到了县里,急跄跄去供销社,整个县里就只有一家供销社,空荡荡的也就些酱油和盐这些东西可卖。不过就算卖的种类多了,我也买不起。你知道的,下乡后户口关系就落到了农村,一年到头就分点口粮,顶多年底的时候有个块八毛钱的工钱,供应布更是少的可怜,攒上一年也不过多打几个补丁。那些年,有点什么事都得满村的借衣服……”

柴简:日子这么苦的吗?

乌明:小丫头学会哭穷了?

屋里的窗户都开着,客厅里两人说话的声音一字不落的都传到了院子里。柴简和乌明对视一眼,都觉得好笑。

真正苦过的人,吃鸡肉的时候是不会只吃鸡翅膀的。真正苦过的人,是不会专门留套衣服借人的。

这些日子二人又拿司北和司南做了一回对比,越发觉得司南说不上来的怪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