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晴不假思索的道着:“我想出去,也试过无数次,可每次都会撞在一个无形的墙上,然后弹了回来。”她说着脸上是一脸的伤感与无奈。
“那是因为你的父亲用了阵法,将你困在这里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风晴一脸好奇的将沈惜碧从头看到脚,道:“为何惜碧可以进来?”
沈惜碧当然不会告诉她因为拥有玲珑仙塔,不惧任何禁制阵法的缘故,她只道:“因为,我是修仙之士。”
“对呀,因为惜碧是仙人,是以可以进来,那惜碧可以带我出去吗?”
沈惜碧没有回答,而是在深思着。
见她没有说话,虽然小有失落,但风晴却也不再追问,而是站在沈惜碧的身后,一起看着远处的风景。
终究,叶的多彩斑斓,抵不过季节的无情。
青霞山上银装素裹,白雪覆盖,天地清寒。
两位少女裹着一层厚厚的棉衣,坐在火堆前捧着碗喝着清粥,即便一碗热热的清粥下肚,也抵不住寒冷。
沈惜碧有灵力护体还算好,却见风晴的鼻子已经冻得通红,小手发紫。
沈惜碧抬头四望,这简易的厨房虽然宽敞,能遮挡雪雨,却不能遮挡寒风。
她想了想自玲珑仙塔内拿出一坛酒,文绉绉的念了一首白居易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阅尽三季方至冬,红炉添暖慰平生。”风晴虽然未见过世面,却也是一个雅人,平时看的书却不少。
这些时日,她与沈惜碧在一起,没事就让沈惜碧写了个手抄本,里边不但与许多名人名言录,还有几十首诗词,增加知识。
再加上他父亲将她留在青霞山上之前给她备了许多的书,是以她随口便吟来。
这两句诗,很是应景,看过了春夏秋三季迎来冬天,此时又是在这红泥的灶台前,一坛酒,一个朋友已足以暖慰她心。
将酒坛开封,一时之间酒香四溢,这是沈惜碧曾在玲珑仙塔内亲自酿的酒,这酒年份不高,些微的灵气对于风晴来说算是大补之物。
“既有酒,怎能没肉?”
风晴说着站起来,将灶台上风干的兔肉拿出来,一阵的切切洗洗。
沈惜碧笑:“在这山上三月有余,日日清粥偶尔一片腊肉,今夜倒好,一整只兔肉都拿了出来,晴姐这般舍得?”
风晴听出来了,笑道:“惜碧是嫌弃我平时待你小家子气了?”
沈惜碧笑回着,“嗯,晴姐知道便好。”
平日里风晴把这几只风干的兔子肉跟宝贝似的藏着,都不怎么舍得拿出来,今晚倒是列外了。
听得一声揶揄的晴姐二字,风晴也没放在心上,几个月的相处下来,惜碧每次在笑闹她的时候,都会唤她一声晴姐
听得多了,自然便熟悉其中意味,这次她并未深究,而是说着:
“便当今日是我十五岁的生辰吧!”风晴并未回头也知道沈惜碧的疑问,接着道:
“只记得从前,每次过生辰时是冬天,天很冷,具体是哪一日生辰却是不知晓。
自从来到青霞山后,我便以下雪为记,是以,每年的下雪日便是我的生辰。”
沈惜碧听后并未说话,而是细细的瞧着风晴。
这个方向,只能看到风晴的侧脸,在火光下她的侧脸很是精致,散发出令人心动的美,不由的让人看痴迷了去。
风晴回头,便见到沈惜碧在对她笑,这一抹笑,给风晴的心里带去了无限的温暖,明媚得好似在这阴霾的世界,点亮了个太阳。
随后听到沈惜碧说着:“祝你生辰快乐。”
“这是?”
风晴看着手中一朵似花儿一样的簪子,一脸的欣喜,爱不释手的样子。
再看沈惜碧发间的簪子,“这两只簪子应该是一对,惜碧却送了一个与我?”
“今日是你的生辰,我也无其它送你,也只有这对花叶簪能见人,还是你喜欢我头上叶片形状的簪子?”
“不是,不是。”
风晴慌忙的将簪子插在头上,“我喜欢这朵花儿一样的簪子,谢谢惜碧,这是我第一次收到除了父亲以外送的礼物,我会倍加的珍惜。”
风晴说完把酒倒出两碗,举起碗说道,“敬,与我一起共过风雪的好朋友。”
寒风凛冽,雪花飘零,此时二人围炉而坐,把酒闲话,何等的暖意怏然。
火光将两人的小脸映照的绯红如霞,她们头挨着头,背靠着背坐在草堆上喝着酒,醉意微醺。
沈惜碧大为满足,说着:“已有许久未吃过凡食了,这肉挺香。”
风晴听后,心中十分的不解,问道:“为何惜碧不吃凡食?”
“因为对于修士而言,凡食有太多的杂质,不利于修行,所以修士皆是吃辟谷丹来代替食物。”